图片源于: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2877-6
全球可能正在见证关键气候曲线的转折。多项预测表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的碳排放量可能即将达到高峰——如果还没有达到的话——远早于北京承诺的2030年前达到高峰的承诺。
“未来一年和十年内中国的排放情况对于全球气候努力的成功至关重要,”长期跟踪中国排放趋势的分析师拉乌里·米尔维尔塔(Lauri Myllyvirta)表示,他是华盛顿特区亚太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
“ 一旦中国的排放达到高峰,全球排放也很可能会达到高峰,”总部位于伦敦的智库Ember的电力分析师戴夫·琼斯(Dave Jones)说道。
然而,一些研究人员表示,当前的高峰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与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尽管达到高峰将是气候上的重大里程碑,但中国的排放量必须持续下降到净零,这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部分研究者表示。
早期高峰
中国通过每四年一次的国家气候变化沟通和每两年一次的单独报告向联合国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但这些统计数据有较大滞后性,中国最新的数据显示的也是2018年的数据。
米尔维尔塔的评估表明,自3月份以来,中国的排放量一直在下降。这表明他预测2023年将会达到高峰,但前提是中国的清洁能源生产能在2024年继续保持去年创纪录的增长率,并且能源消费回落至疫情之前的水平。中国在2023年单独安装了惊人的217吉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而美国在其整个历史中安装的总容量仅为137吉瓦。
米尔维尔塔通过分析来自中国政府、行业机构和商业公司的能源、工业和海关数据来计算中国每月的二氧化碳排放。他表示,分析中国每年发布的数据也能帮助分析师评估中国排放量每年的变化情况。他认为,当前的下滑趋势主要是由于清洁能源的增长所致。
高峰尚待来临
马里兰大学的煤炭转型研究专家瑞娜·崔(Ryna Cui)及其团队的建模预测显示,排放将在2025年之前达到高峰。崔的团队发现,绿色技术的迅速部署以及对钢铁和水泥等高排放产品需求的减少正推动着排放量的下降。但她警告说:“排放达到高峰的过程可能是复杂的,可能会有小幅波动,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点。”
短期波动以前也曾发生过。中国的排放在2013年至2016年之间曾因政府为应对空气污染而降低煤炭使用量而有所下降。但在化石燃料消费再次上升后,排放又有所反弹。
其他分析师认为,可能需要再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准确评估中国近期排放的减少是暂时的还是长期趋势的开始。“有非常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气候科学家、柏林气候分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比尔·哈雷(Bill Hare)表示。通常,研究人员需要五年的排放数据才能对趋势做出判断。
高峰后的生活
排放达到高峰只是个开始。为了防止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中国还必须加大削减排放到净零的努力,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能源研究员古纳尔·吕德尔(Gunnar Luderer)表示。中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这一目标。
哈雷和他的同事们正在评估中国的技术和政策趋势,以预测其排放轨迹。他们预测了两种场景,一种是排放在未来几年保持平稳,而另一个则是排放开始下降。未知因素包括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内许可的煤电厂是否会投入运营,以及可再生能源厂的部署速度有多快。
根据芬兰赫尔辛基的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科维纳的全球能源监测组织在8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在2024年上半年批准的煤电容量比前一年减少了83%,这得益于可再生能源的巨大进展。崔表示,这可能预示着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内结束煤电产能扩张,一旦正在建设和待建设的项目完成后。
不过,要减少排放,中国必须完全摆脱煤炭,而米尔维尔塔预测,煤炭行业的既得利益集团,包括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将会有“很大的反对声音”。
时间压力
与1980年左右达到高峰的欧盟和2005年达到高峰的美国相比,中国实现净零的时间框架要短得多。
然而,华中科技大学的气候经济学家孙永平(Sun Yongping)对中国在高峰后减少排放的能力充满信心。“去碳化需要两样东西:技术和将这些技术变为现实的生产能力。中国两者都有,”孙说。
对其他人而言,中国的排放高峰将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当前全球排放增长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驱动的,”伦敦大学学院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员米志夫(Mi Zhifu)表示。“中国在去碳化方面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努力使经济增长与排放脱钩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