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manchester.ac.uk/about/magazine/features/a-storyteller-in-china/
公共历史教授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带我们进入他最近的BBC系列节目《中华故事》的国际成功,并深思自己与过去的爱恋。
迈克尔·伍德可谓是多重身份的代表——电影制片人、作家、电视主持人以及公共历史教授,他的作品让全球观众欢欣鼓舞。
他将历史的篇章生动呈现,从古希腊到印度、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国,最近则是中国,在这部BBC六集纪录片中,他以其标志性的温暖与同理心的叙事风格赢得了来自远东及本土的赞誉。
借用鲍勃·迪伦(Bob Dylan)的歌词,迈克尔·伍德依旧“在路上”。尽管他的母亲年事已高不断呼吁,但他对冒险、电影制作及对过去的热情显然没有减退的迹象。
“历史是一种现实检查,”他解释道,“它告诉你你是谁,以及你身处何地。”
在过去两年中,伍德教授几乎常驻中国,他进行了12次访问,以制作《中华故事》——一部关于这个世界最新超级大国的电视纪事,采用他标志性的温暖和同情的叙事风格。
“对我来说,同理心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词。它在制作电影中是一个重要的词,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基本素质也是如此,”他说。
中国的真正英雄
他希望通过展示中国人民的真实英雄来平衡一些主流西方对中国的叙述。该系列在英国和中国都获得了压倒性积极的反馈,甚至在盗版网站上每集吸引了多达一百万观众。
谈到这部系列节目的时候,他表示,在他110部纪录片的职业生涯中,愈发多的陌生人向他表示对此节目的关注。
与Frank Ching在无锡的运河边谈及他的祖先,这一系列节目是由BBC与美方广播机构于2008年委托制作,源于2007年《印度故事》的成功,但由于一系列其他拍摄任务,直到五年后才开始工作。
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压缩到六小时的时长绝非易事,伍德教授如是说。 “我们不能仅仅讲述一些帝王的传奇,所以我们的出发点是深入到乡村层面,涉及到中国人民的生活。”
“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不是一个大家熟知的文化,而且在我的经历中,人们对这个文化并不感觉温暖。人们认为中国人很难理解,但从我1980年代第一次来到中国的体验来看,我感受到的是他们的热情与友好。”
在第一天的拍摄中,他告诉团队:“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传达中国人民的温暖与乐趣。”
对伍德教授而言,历史与人密切相关。在我们的采访期间,他在大学的Christie’s Bistro享用午餐,试图恢复因两年“清淡”中国饮食而不小心减掉的体重。
他说:“我讲述过国王和女王的故事,也讲述过农民的故事,但历史就是人。故事使历史充满活力。”
这些故事也让伍德教授在回忆他旅途中的人物时充满活力:那些他和妻子瑞贝卡(他们独立制作公司Maya Vision的总监)在南印度的庙宇中遇到的情侣,三十年前,他们的故事启发了他的书《南印度之旅》;还有他们在假期中与之共度时光的希腊家庭;以及在BBC系列第三集中,展示的那位中国家庭,他们展开了一幅从18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中成功保留下来的悠久家谱画卷,这幅画作在毛时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埋藏。
“这就是工作最美好的部分。以一种被欢迎的姿态进入一个家庭,能够坐在南印度一个闷热的房间里,感受到来自历史的那种电流和声音——这真是莫大的特权,我一直以来都热爱着这一点,”他解释道,“你在倾听别人,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时真的会学到很多。”
家族历史
在《中华故事》的第一集,伍德教授与无锡的秦氏家族团聚——这是他在1990年代通过朋友送给他的书首次接触的家庭,他知道这个故事终有一天会成为精彩的节目。
他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们联系,几个月后便参加了为纪念他们家族历史而举办的300人族谱祭典。
家庭历史即是伍德教授对过去产生兴趣的起点,尤其是他亲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我叔叔西德(Sid)在地中海被鱼雷击沉,游过燃烧的油水;我父亲在D日(D-Day)当天在哈斯拉医院照顾死去和垂死的人;我母亲在曼彻斯特的轰炸中,整个晚上躲在门口。这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他揭示道。
伍德教授还在曼彻斯特文法学校(Manchester Grammar School)上学时,第一次接受了关于曼彻斯特丰富的激进历史的即兴教育,从而进一步点燃了他的兴趣。
在BBC的古老传统中,伍德教授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公共服务,这种热情激励着他更多地去激发年轻历史爱好者的好奇心。
他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一位红头发的高中女孩曾兴奋地找他,称自己观看了他的系列节目《寻找特洛伊战争》后决心要成为一名考古学家,十年后,他们在特洛伊的一个挖掘现场重逢,那位女孩真正成为了考古学家。
“对年轻的孩子们来说,历史就是讲好故事,”他说,“对年龄稍大的孩子们,这则帮助你逐渐形成更广阔的视野。我认为这赋予了现在的意义以及价值,认为历史不相关是个真实的错误。”
多年后,迈克尔·伍德——电影制片人、作家、电视主持人、教授——依然“在路上”,依然在学习。“好奇心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他说,“它能带你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