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的竞争:濒临战争的危险

图片源于: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united-states/2020-10-13/coming-storms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策制定者、评论员、国际关系学者和政策分析师们都认为大国战争是一个已成过去的遗迹。 1986年,历史学家约翰·刘易斯·加迪斯称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为“长和平”,因为苏联与美国没有发生冲突。 几年后,政治科学家约翰·穆勒则认为,改变的规范使得大国冲突变得过时。 到2011年,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认为“长和平”已演变为“新和平”,标志着人类事务中暴力普遍减少。 当然,正如阿富汗、利比亚、苏丹、叙利亚、乌克兰和也门等正在进行的冲突所证明的那样,当前并不缺乏涉及较小国家的有组织武装暴力。 然而,考虑到自十六世纪现代国际体系开始以来政治的流血历程,自1945年以来大国之间的战争缺席是令人瞩目的。 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冲突已被排除在外。 实际上,尽管一些学者和政治家试图将大国战争视为现实威胁,但仍然存在使其成为可能的条件。 今天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尤其是美国和中国之间——任何许多的闪点都可能引发它们之间的冲突。 这两个国家的碰撞之路正在加剧,由于权力转移的动态以及对地位和声望的竞争,如果没有方向的改变,未来几十年它们之间的战争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很可能的。

错误的乐观主义

即便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大多数认真考虑外交政策和大国战略的美国人依然不相信战争是可能的。 这种乐观主要源于几种显著的国家行为理论。 首先,高度的经济相互依存被认为减少了暴力冲突的风险。 但是历史提供了许多相反的例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欧洲国家在经济和文化上从未如此相互依赖,而这一冲突的两大主要交战国,英国和德国,其经济联系紧密。 即使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理论上可能降低两国之间的战争风险,但近年来双方的经济联系已经开始解耦。

对大国战争前景的怀疑还源于对核威慑力量的信心。 相互确保毁灭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冷战变得热战。然而,近年来,技术进步削弱了这种威慑力量。 小型、低威力核弹头与高精度投送系统的结合使得一场“有限”核战争变得可想象,而这种战争曾经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其他学者则认为,所谓的自由国际秩序将维护和平。 在这种观点中,美国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构的领导,传播了和平合作原则,而现在可以在国际行为中提供规律性和可预见性。 一些,如政治科学家G. John Ikenberry,乐观地预测这一秩序可以在未来很多十年存活,尽管中国崛起以及美国主导地位的最终结束。 然而,这一假设是有问题的。 这一秩序不仅受到国际动态变化的挑战,也受到传统捍卫该秩序各国的政治变化的挑战。 在美国和欧洲,民粹主义和非自由民主的兴起是对当前秩序的反弹,亦是对那些为此秩序辩护并从中获益的精英的反对。 随着国内支持该秩序的减少和力量平衡向其他国家的转移,这一体系在调解冲突方面也将不可避免地变得不那么有效。 上升中的大国也可能因此看到重新修订结构的机会,从而增加战争的可能性。

历史教训

除了理论外,历史还表明,对于大国战争的限制往往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强大。 特别地,导致1914年战争爆发的英德对抗的过程显示了两个大国如何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看似高度不可能的冲突——直到战争开始的那一刻。 英国和德国在20世纪初期竞争的背后是工业德国迅速增长的经济、技术和海军力量,开始对现存的以英国为首的国际秩序构成挑战。 尽管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紧密,英国精英阶层开始将德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力量视为一种威胁。 此外,他们对德国经济成功的怨恨,因为他们认为这源于不公平的贸易和工业政策:他们认为德国的繁荣源于国家干预,而不是统治英国的自由放任的政治经济体制。 英国精英们还对德国有深深的敌意,因为他们认为德国的政治文化——该文化优先考虑军队及其价值观——与自由主义价值观根本对立。 简而言之,他们认为德国是一个无法挽救的坏演员。 不足为奇的是,一旦战争开始,英国人很快就开始理解这场冲突是一场意识形态的十字军东征,站在自由主义与普鲁士专制和军国主义的对立面。

美国和中国正在走向碰撞。

英国和德国竞争的背后掺杂着对声望和权力的争夺。 德国的世界政策战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和寻求殖民地——激怒了英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海外帝国的贸易国,英国无法忽视北海另一侧崛起的海军竞争对手。 然而,实际上,德国的造舰计划并不是出于经济或军事考虑,而是出于对地位的渴望。 德国的目标并不一定是挑战英国,而是希望在国际舞台上被承认是其大国平等。

尽管这些潜在冲突的根源存在,但两国在1914年8月爆发战争几乎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正如历史学家扎拉·斯坦纳和基思·尼尔森指出的那样,“两国之间没有直接的土地、王朝或边界的冲突”。 实际上,存在一些重要因素可能有助于和平:贸易、文化纽带以及交织的精英和王室家族,等等。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开战? 历史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的回答是,冲突是“一个主要全球大国感到自身优势消失和一个崛起的挑战者之间的冲突的结果”。 她写道:

这种权力过渡很少能和平处理。 作为时任超级大国的英国往往显得傲慢,教训其他国家如何管理其事务,并且经常对较小国家的恐惧和关切感到麻木。 这样的一个国家,就像当时的英国,而今天的美国,必然会抵制其对衰落的感知,而崛起的国家则急冲冲地希望获得其应有的一份,诸如殖民地、贸易、资源或影响力。

如今,英国与德国之间1914年前的对抗与当今美中关系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仅让人惊讶,更让人警觉。 美国发现自己站在了英国的位置上,作为一个相对实力逐渐减弱的霸主。 华盛顿,像当年的伦敦一样,忌妒其对手的崛起,这一崛起归因于不公平的贸易和经济政策,并将对手视为与自由主义相悖的坏演员。 对于中国而言,像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样,如今快速崛起的中国希望得到国际舞台上的平等认可,并希望在自己的区域内获得霸权。 英国无法和平适应德国崛起的局面,助长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国是否会跟随英国的先例,将决定美中竞争是否以战争结束。

意识形态之战?

对中国领导人来说,他们自己国家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关于未能跃升至大国地位的主要国家所面临后果的警示。 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和法国击败,正是由于其未能适应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变化。 由于中国领导人的反应乏力,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得以主宰中国事务;中国人称随后的时代,西方大国和日本对中国的统治为“国耻百年”。

中国如今的崛起源于对它曾遭受的屈辱进行复仇,并恢复其在19世纪之前作为东亚主导力量的地位。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是这一过程的第一步。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现代化,中国融入了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秩序。 正如邓所说,“落后就要挨打。” 但北京的长期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变富。 它的目标是变得富裕到足以获得军事和技术能力,以便将区域霸权从美国手中夺走。 与此同时,中国在这一体系中并不打算帮助维护它,而是旨在从内部挑战该体系。

这一战略取得了成功。 中国在所有重要的实力指标上迅速接近美国。 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在购买力平价计算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根据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的GDP如今约为美国的70%。 随着中国也在快速从疫情引发的经济下滑中恢复,预计在本十年结束前,它将在任何衡量标准上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体。 在军事方面,故事类似。 根据2015年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美中军事评分卡》,东亚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军事力量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美国的海军和美国在该地区的基地,现在正受到更强大的中国能力的威胁。 该研究的作者本身对这一变化的速度感到惊讶。 “即使是本报告的许多参与者,他们一直在不断跟踪亚洲军事局势的发展,也发现这一变化的速度……令人震惊。”

美国政策制定者日益将美中竞争视为并非传统的大国竞争,而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斗争。 今年七月,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发表了一篇主要目的是将美中敌对关系描绘成意识形态之争的演讲。 “我们必须铭记,中国共产党政权是一个马基斯特—列宁主义政权,”他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真正信奉失去生命的极权意识形态的人……这是他数十年来渴望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的核心思想。 美国再也不能忽视我们两国之间的根本政治和意识形态差异,正如中国共产党从未忽视这些差异一样。

这样的言辞旨在为美国与中国之间更激烈的摩擦奠定基础,通过回响冷战时期对苏联的描绘,即将中国贬低为“邪恶帝国”,在美国公众面前使中国政府失去合法性,将中国描绘成国际政治的不良行为者。

这种意识形态转向美国对中国政策的主导思维并非孤立现象。 在华盛顿,广泛的一些建制人物开始认为,真正威胁美国的不是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和经济力量,而是对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 如库尔特·坎贝尔和杰克·沙利文在2019年刊文指出的,“中国最终可能对美国构成比苏联更多的意识形态挑战”;其“上升至超级大国的地位将对专制主义产生吸引力。”

美国的这种意识形态转向是不明智的。 它在华盛顿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可能使战争更为可能。 美国最好的是把意识形态从方程式中移除,把与中国的关系视为传统的大国竞争,通过妥协、和解和寻求共同点来进行外交,而意识形态的争斗是零和的。如果你的对手是邪恶的,妥协——甚至谈判本身——就成为了安抚。不幸的是,当前的条件看起来并不乐观。

危险在即

今天,美中关系正处于自由落体状态。 由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经济关系处于低谷,美国的技术政策意在使中国公司如华为破产。 容易看出,任何闪点都可能在未来几年导致战争的爆发。 朝鲜半岛的事态发展可能会使美国和中国卷入其中,并且两国的军事演习在南海和台湾海峡提高了紧张局势。 华盛顿还挑战关于台湾地位的既定理解,逐渐接近承认这个岛屿独立于中国,并公开承认美国对防卫台湾的军事承诺。 此外,美国还对北京对中国维吾尔穆斯林少数群体的压制以及对香港实施的严厉新安全法作出强烈反应。 在这两种情况下,一系列美国官员都对此进行了谴责,国会和特朗普政府都实施了报复性制裁。

然而,尽管有这样的推力,中国不太可能放弃成为东亚区域霸主的目标。 北京也将继续迫使美国尊重其作为大国平等的身份。 为了避免战争,接纳中国的愿望需要美国撤回对台湾的安全保证,并承认北京对该岛的主张。 华盛顿还需要承认,其自由主义价值观并非普世,并因此停止干预中国的内政,谴责北京在香港和新疆的政策,并发出隐晦的制度变革呼声。

美国几乎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 这样做将意味着承认美国主导地位的结束。 这使炎热战争的前景愈发可能。 与冷战期间不同,美国与苏联之间一般接受对方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现在华盛顿与北京对在东海和南海的有别于对台湾的首要权利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如果华盛顿不放弃对东亚的主导地位,那么它将快速走向战争。 美国公众也不太可能对这种潜在的战争态势采取克制。 历史上,美国的外交政策建立并不特别响应公众意见,许多美国选民对美国海外军事承诺及其后果知之甚少。 在中国攻击的情况下,尤其是台湾,如果中国攻击,公众的“团结效应”及美国政府操控公众舆论的能力,很可能会削弱公众反对战争的力量。 美国领导人会上升调门,谴责北京是个无情、侵略的扩张主义共产主义独裁政权,旨在压制自由人民所生活的民主领土。 按照这样的说法,美国公众会被告知战争是捍卫美国普世价值的必要之举。 当然,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一样,如果战争表现不佳,公众失望将随之而来。 然而到那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在过去的几年里,包括一些在美国的主要中国问题分析者(如罗伯特·凯根和埃文·奥斯诺斯)在内的多位观察者指出,美国和中国可能如同1914年的英国和德国一样,“在梦游”中走向战争。 尽管朝向冲突的步伐依然向前,但今天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 问题在于,尽管支持加大对抗的声音清晰而强烈,反对这样的政策的声音在外交政策领域却意外地微弱。 一个原因是,许多通常倡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保持战略自律和克制的个人,在涉及中国时近些年来变得更加鹰派。 在那些一般同意美国应当从中东撤退(而一些人甚至说也应当退出欧洲)的学者和分析者当中,几乎没人愿意支持在东亚做出类似的战略调整。 相反,一些在这一领域的学者,尤其是著名现实主义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等人,声称美国必须反对中国对区域霸权的追求。 然而,这一论点是基于二十世纪初英国战略思想家哈弗德·麦金德所困扰的地缘政治梦魇:如果单一大国控制欧亚腹地,则能够获得全球霸权。 麦金德的论点有许多缺陷。 它是基于一个将军事力量与人口规模、煤炭与钢铁生产等同的时代。 在麦金德时代,欧亚威胁被高估。 而当今,中国的区域霸权并不是值得为之而战的目标。

美国是否能够,或者说是否会和平地让出其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并承认中国作为其大国平等的地位,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如果华盛顿不这样做,那么它正快速走向一场可能使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灾难相形见绌的战争。

Mia Tang

Mia Tang is known for her investigative features that shed light on the untold stori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Her commitment to truth and accuracy has made her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news team.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