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research/2023/06/un-security-council-reform-what-the-world-thinks?lang=en
联合国安理会在俄罗斯无端入侵乌克兰后的不作为,引发了全球对这一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机构进行改革的呼声再度高涨。
美国总统乔·拜登在2022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演讲中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呼声。
他重申了美国对于“增加常任和非常任代表数量”的长期支持,并新增了一项新提议:美国不仅支持“我们长期以来支持的国家”——即日本、德国和印度——也支持“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常任席位”。
拜登的这一宣布引发了关于安理会改革的最新一轮多边外交。
很少有话题会像安理会改革一样引发如此多的讨论却行动寥寥。
1992年12月,联合国大会成立了一个开放式工作组,以审查安理会的公正代表性。
三十多年来,这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组依然在开会,但毫无成效。
2008年10月,联合国正式授权启动关于“平等代表性问题及安理会成员增加”的政府间谈判。
尽管经历了十五年的挫折讨论,外交僵局依然存在,部分原因是成员国从未同意根据单一文本进行谈判。
对改革的冲动不无道理。
八十年后,安理会的常任成员(P5)依然是五个国家——中国、法国、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英国和美国。
然而,自1945年以来,像印度和巴西这样的主要国家逐渐崛起,更不用说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是侵略国的国家。
尽管由于去殖民化和多民族国家的解体,联合国的整体成员数量几乎从51个增至193个,但自1965年以来,安理会的组成只有过一次扩展,从11个增加到15个成员,增加了四个非永久席位。
对于成员资格的挫折感加重,P5国家各自掌握着否决权,允许其单方面阻止对国家利益不利的安理会决议(这就是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行为)。
因此,安理会经常陷入瘫痪,这种情况受到西方民主国家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日益加深的地缘政治对抗的加剧影响。
对越来越多的世界政府和公民来说,安理会如今既无能为力,又不公正,主导着不负责任且不具有代表性的权力,倾向于滥用其地位,而非维护和平。
批评者认为,恢复安理会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需要更新这一过时的组成和不公正的决策规则,以更好地反映全球力量的变化和新兴道德权威的中心。
不幸的是,联合国成员国在任何改革的形式上存在分歧,最重要的是改革应聚焦于增强安理会的能力还是代表性。
由于这一外交僵局,安理会被困在了时间的沧桑中。
尽管安理会曾遭受过以往的打击——包括美国在2003年未获得安理会授权便决定入侵伊拉克——俄罗斯于2022年2月的大胆侵略及其对安理会反应的否决权重新激化了对改革的呼声。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2022年4月震怒道:“安理会需要保障的安全在哪里?”
在集体安全瘫痪的同时,另一个疑问悬而未决:联合国是否注定像国际联盟一样,被历史遗忘?
改革安理会的障碍重重。
其中包括对联合国宪章修改的高程序性门槛;各成员国在可接受的扩大规模和条款方面意见不一;对现有否决权的分歧以及其潜在扩展到任何新常任成员的忧虑;以及对任何合理的扩大,即使它会使安理会更具代表性,是否能改善其运作的日益显现的疑虑。
任何对安理会组成或投票规则的变更都需要三分之二的联合国成员的批准,包括所有P5成员,以及相关的国内立法。
鉴于愈演愈烈的地缘政治对抗和许多国家内部日益加剧的政治两极化,更新安理会的前景似乎微乎其微。
然而,随着权力分配和安全威胁的性质不断偏离1945年的状况,安理会扩展和否决权改革的压力必将不断上升。
如果不进行结构性变更,安理会的表现和合法性必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
在如此高的赌局面前,全球亟需新的思路,以找到能够帮助安理会应对当前形势的改革途径。
为了阐明这一变化的外交格局,并探索前行的可行路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全球秩序与国际机构项目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5名学者撰写简短论文,以回答以下问题:从你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联合国安理会应如何改革?
该项目邀请每位作者评估安理会的当前状况和表现;考虑任何对其组成和规则(尤其是对否决权)的变更是否可能改善其所面临的问题;列出实现建议改革的可信外交场景,并考虑继续缺乏改革的潜在后果。
此外,作者们还被要求总结,但不必概述,自己国家或地区集团的官方立场。
这本合集的结果就是本篇文章。
其中包括来自每个P5国家的单独论文;四个长期争取常任席位的国家(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两个主要的非洲常任成员候选国(尼日利亚和南非);两个重要地区力量(墨西哥和土耳其);一个小但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岛屿国家(新加坡);以及非洲大陆的观点。
这些论文共同提供了一个及时的快照,反映出在安理会的信誉、有效性和合法性降至冷战结束以来最低点的时刻,关于安理会改革的外交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