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asia-has-no-hegemon
有关亚太地区权力平衡的辩论通常依赖于三种观点。一些分析家悲观地认为,中国已经成为该地区不可动摇的主导力量。
其他人则对美国的主导地位继续寄予信心,认为中国脆弱、易受攻击,并且终将被遏制。
还有一些人,包括澳大利亚和日本等美国盟友,宣扬印太地区多极化的崛起,希望能够阻止中国在该地区的霸权雄心。
对亚太地区权力平衡的准确理解对美国制定对华战略至关重要。但这些流行的叙述都没有完全正确地反映出现状。
如今的亚洲是独特的双极体系,由全球仅有的两大超级大国主导。
亚洲不是欧洲式的权力会议,也不是中东的无序局面,更不是冷战时代相对立的对抗阵营。
在亚洲,各国在这两个巨头之间进行战略权衡。
美国和中国之间微妙的力量平衡使得亚洲的权力政治在主要地区中表现出最高的稳定性。
为了构建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亚太地区权力分布视图,洛伊研究所创建了“亚洲力量指数”,
该指数不仅超越了传统的经济规模衡量,还考量了军事能力、国家韧性以及未来人口和经济资源分布的预期,
以及经济关系、文化影响力、防卫网络和外交等四个区域影响维度。
其揭示的是一种持久的二元结构:美国在亚洲的力量虽然下降,但仍比中国强约10%。
学者们提出,当一个崛起大国整体实力接近既定大国80%的时候,权力转移就会被触发。
到2018年,中国已经明显突破了这一门槛。
然而,这种动态并不是一个崛起大国取代一个既定大国,而是两个势均力敌的国家将继续以不同的影响手段共存:
美国主要通过安全伙伴关系施加影响,而中国则主要通过经济关系施加影响。
相较之下,欧洲的协调多极性避免了任何单一国家提出霸权威胁。
尽管俄罗斯希望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会减弱,但它没有资源直接与更大的欧盟和北约国家联盟对抗。
与此同时,中东是一个混乱的多极状态。
在这个地区,几个主要参与者——中国、伊朗、以色列、俄罗斯、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为争夺优势而忙碌,而美国的影响力则持续萎缩,但没有任何地区大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双极性目前稳定了亚洲,使得美国能够保护其重要的地区利益,防止可能的霸权力量扰乱和平,并保障华盛顿从与该地区的贸易和投资中获得的经济利益。
但为了确保这一满意的现状持续下去,美国必须应对其力量的优势和局限,而不是高估其区域联盟伙伴关系的优越性。
美国还需要加强对非对齐国家的吸引力,而这些国家在亚洲仍占多数。
多极性之幻影
尽管许多人寄希望于印度和日本能够成为真正多极地区的支柱,但亚洲的双极性依旧持续。
然而,根据上述指数,这两个国家的经济能力都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这一度量考虑了它们经济规模及技术先进性。
印度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两支军事力量,但印度在马六甲海峡东部投射力量和影响的能力有限。
无论是印度还是日本,其军事力量都无法与中国解放军的能力相匹敌,也无法赶上其近期的海军扩张步伐。
新德里和东京在亚洲文化和外交影响力方面可与北京抗衡,但在经济关系上——贸易、投资和发展融资方面——日本目前只具备中国区域影响力的40%,较2018年的60%大幅下降,而印度的影响力仅为15%。
在过去十年中,世界各国政府普遍接受了“印太”这一概念,认为亚洲应被理解为一个两个海洋的超级区域,
希望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能够在防止中国建立后美国秩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若没有美国作为安全保障,区域内的主要力量无法匹敌中国。
如果美国撤出亚洲,东亚将完全被中国统治。
美国盟友的出人意料的虚弱令华盛顿感到不安。
这削弱了美国自二战以来在太平洋建立的联盟网络正在升级的叙述——拜登政府将其视作在亚洲的主要成就。
正如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2021年所说,一个新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的格架”正在使美国的区域盟友——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韩国和泰国——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如印度,
能够更积极地为区域安全做出贡献,以抵制中国。
确实,除了泰国之外,华盛顿的亚洲盟友与美国的对齐程度比冷战后任何时候都要高。
但这必须在加深双极背景的情况下进行评估:
在这一体系中,只有美国有能力挑战中国。
自2021年以来,美国与其亚洲盟国之间的联合军事演习和防务对话显著加强。
这种联系的加强在美日同盟中尤为明显,该同盟已从单纯的日本防御转向在区域和全球安全问题上的合作。
华盛顿、东京和首尔也重申并制度化了三边联系。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通过AUKUS三方安全伙伴关系加深了与美国的关系,该伙伴关系还包括英国。
菲律宾则在南中国海积极捍卫其海洋利益,并于2024年首次参与与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的联合军事演习,这一小组被美国官员称为“战队”。
马尼拉还给予美国更多军事基地的使用权,包括在临近台湾的地点。
这些成就为美国带来了某些优势:在和平竞争中赢得声望、改善地区军事准入和基地布置,以及在与中国的冲突中轻微增强能力。
它们也向北京传达了一个信息:面对冲突,尤其是台湾问题,可能导致更广泛的盟国回应。
事实上,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拜登政府在邻国团结方面的言辞做出了回应,明确将北约在欧洲的扩张与美国在亚洲的联盟建设进行比较。
然而,北京和华盛顿都高估了美国在亚洲联盟网络方面的实际变化。
这些盟国的相对小规模依然固定了数十年。
单靠升级盟友关系无法为美国与中国竞争提供决定性的附加优势。
如果与中国发生冲突或军事冲突,美国盟友将会受到北京的巨大压力,限制美国的接入、基地和飞越权。
双极性使亚洲稳定,并让美国能够保护其重要的区域利益。
而且,这些美国盟友的军事力量整体规模依然较小。
在火力方面,按潜艇和军舰上的导弹发射井数量计算,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的总和不到美国能力的四分之一。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争预算仍远远高于其盟国的总和,亚太地区 美国盟国的国防预算总和还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
美国在冲突中的准备状况的众多缺陷,例如弹药库存不够,无法快速通过回转盟国合作来弥补。
以日本在7月对美国出售爱国者导弹的备受瞩目的决定为例,由于目前仅由美国生产的一种关键组件短缺,相关决定已出现疑虑。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几乎所有形式的新安全合作都是首先由美国的盟友提出的,而不是由美国提出的。
AUKUS的成立、日本与美国合作加强军事能力、马尼拉与华盛顿的重新合作都是为了在美国变得越来越挑剔部署全球力量的情况下,
将美国在一起的桥梁捆绑在一起。
而且华盛顿的行动——如果不是其言辞——表明它理解亚洲并非真正的多极体制。
美国依然拒绝与亚洲伙伴完全分享其防御技术及战略计划,这可以被视为隐含承认这些盟友在与中国冲突中不太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
华盛顿在亚洲所有有意义的安全小组中依然占据中心地位。
最根本的是,美国在亚洲的所有联盟仍然以双边安全保障为基础,这与北约盟国相等的集体防御承诺截然不同。
双极性的好处
这也许听起来让华盛顿感到坏消息。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亚洲的双极性实际上对该地区有利,对美国也有利。
首先,美国在该地区的权力基础依然强健。
总体来看,美国在该地区的持久军事优势,总体上意味着其优势超过其劣势,尤其是在水下战争和远程打击能力方面。
美国从远处打击中国军队资产的能力在今年早些时候得到了验证,当时一架美国B-2轰炸机发射了一种低成本弹药,击沉了一艘退役的中国船只。
这种远程打击能力比美国在日本和菲律宾的增量军事态势更难以被中国抵消。
即便在一些技术上中国快速推进的领域,例如电动车,美国依旧是一个全球更大的创新中心。
美国拥有全球首选的货币,享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并拥有有利的人口趋势;而中国在这三方面面临着挑战。
对中国而言,最具破坏性的是其经济面临的长期困难,即收缩和老龄化的劳动力。
由双极性带来的稳定性是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
亚洲并不缺乏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台湾和南海问题上。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热点问题和偶发的灰色地带冲突并没有演变成更致命的冲突。
相较于欧洲的相对和平,这是值得注意的,尤其是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仍在持续。
莫斯科不再能够对欧洲的安全架构行使否决权,反而转变为其纵火者。
在中东,关于加沙的战争威胁升级为更广泛的区域冲突,因为众多参与者都争夺着影响力。
亚洲国家不应在对冲突风险上抱有自满的态度,但同时他们也应认识到,如果美国的影响力消退,情况会更糟。
即便从中国的角度看,亚洲在缺乏美国影响力的情况下会更加危险和混乱。
如果美国撤出亚洲,北京仍然没有明确的途径建立一个稳定的中国中心的秩序。
因为中国与该地区至少十个国家存在领土或海洋争端。
如果没有美国的安全保护,韩国——甚至可能还有澳大利亚或日本——可能会寻求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核军备竞赛的前景突显出拜登政府努力加强亚洲联盟的根本价值。
通过给予盟友对美国承诺和双极权力平衡的信心,美国可以帮助防止他们寻求危险的替代安全道路。
华盛顿应继续投资于联盟,作为威慑中国的战略的一部分。
两个极点的存在还为大多数亚洲国家提供了在它们之间游走的机会,避免只与一个极点对齐。
美国外交“并不是强迫各国做出选择,”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2022年阐述这一观点时说道。“而是让他们有选择。”
这种选择的重要性在于,非对齐国家的人数占多数,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和东亚峰会等亚洲地区机构的中心。
一些国家,例如新加坡,利用双极性所提供的空间防范对任何单一伙伴的过度依赖。
而其他如越南,更是通过将自身定位为“连接经济”,在美国与中国两国之间作为中介而直接受益于竞争。
然而,在非联盟体系的国家中,华盛顿面临着对其在亚洲地位的最大危险。
美国并不需要非对齐国家选择自己——他们永远不会选择美国。
但令人为之担忧的迹象是,这些国家正逐渐倾向于中国,正在抛弃积极的对冲。
例如,许多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对菲律宾的欺凌和胁迫采取了冷淡态度。
在一个备受瞩目的举措中,马来西亚最近承认了北京对统一台湾的立场。
印度尼西亚则将北京视为最重要的伴侣,支持其经济发展。
中国正有望通过一项秘密协议获得在柬埔寨的永久军事基地的使用权。
即使盟友在美国身边团聚,地区对冲者中间对美国是个遥远且不可靠的力量的看法也已在加深。
美国在亚洲已不再享有主导地位。
但恢复这种主导地位的努力被许多亚洲国家视为灾难性的修正主义。
相反,美国应制定一个专注于巩固其作为现状力量、双极系统中的一个极点的战略。
这意味着需要在亚太地区优先部署潜艇、战斗机和军舰,重建其军事优势。
华盛顿应继续加强自己的联盟,作为威慑中国的战略,但要避免高估这些盟友在亚洲整体力量平衡中的重要性。
而为了纠正地区非对齐国家向美国的转移,美国应更加在外交和经济上与他们接触。
这样将无法恢复美国的主导地位,但可以确保双极性——这是美国和该地区之间较好的选择——得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