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410/1321465.shtml
应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的邀请,英国外交、联邦及发展事务大臣大卫·拉米于10月18日至1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拉米是新任英国政府的首位内阁部长访问中国,他将与中国方面进行深入沟通,增强战略互信,加强各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基于两国领导人在八月通话中达成的共识。
此次访问也是基尔·斯塔默政府调整与中国关系的最新举措,预计将为中英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自斯塔默上任以来,他面临着许多外交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修正近年来伦敦对华政策的混乱局面,这也成为当前英国政府转变的重要方向。
英国意识到,近年来与中国的交往落后于其他主要国家。特别是,在成为G7中的“绝对特立独行者”之后,英国感受到了一种危机感。
在国内,经过近几年的波折,英国意识到中英双方不应也不能走向相互孤立,反思的声音甚至呼吁与中国合作的呼声日益上升。
所有这些构成了英国调整对华政策的背景。继拉米访问后,财政大臣瑞秋·瑞夫斯也在考虑访问中国。
从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在四月震惊世界的声明,称中国是对英国经济安全的“最大国家威胁”,到新政府积极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举措,伦敦语气的转变背后,是对中英关系内在发展需求的认知。
长期以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中英双方在外交、经济、金融、能源和国防等多个领域开展高层互动和对话,释放了稳定双边关系的信号。
两国选择从加强经济关系开始,是基于两国关系现状的务实决策。近年来,尽管两国之间政治关系趋冷,经济关系依然保持温暖。
目前,中国是英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国。
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双方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这也是英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
而且,英国商界普遍希望在后脱欧时代改善与中国的贸易和经济关系,因为英国需要探索新的市场。
然而,拉米的这次访问能否结束英国对华外交和政策的混乱,进而带来双边关系的全面改善,仍有待观察。
挑战在于,新政府能否摆脱美式战略竞争心态,以及重新包装后的“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寻求一条稳定和互利的中英关系新路径。
此外,如何保持战略自主,也将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英国仍然局限于当前的动作,未能从根本上摆脱导致近年中英关系下降的政治框架,那么重大改善将变得困难。
一些英国舆论也在质疑,政府将如何平衡其对华政策中的合作、竞争与挑战,以及在对华立场上与美国政策的协调。
此外,英国国内对中国的态度仍然多元,甚至存在矛盾,这使得中英关系稳定的基础并不牢固。
从拉米访问前,英国舆论对伦敦施加的各种压力来看,社会上尚存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中国威胁”叙事及其变体,甚至还有一些力量并不希望看到中英关系改善。
如何承受这些压力,准确评估中英关系,摆脱近年来泛政治化和泛安全化的严峻负面影响,真正认识中英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合作需要,应成为调整英国对华政策的关键目标。
英国新政府此前表示将以“长期和战略”的方式管理中英关系,我们希望这能成为相互理解的新起点。
虽然中英之间的体制、文化和社会方面存在差异,但只要实现相互尊重和双赢合作,两国确实可以开启稳定和互惠的新阶段。
针对英国提出的以“竞争、挑战和合作”为核心的中国政策的“三个C”,《环球时报》社论建议更好的“新三个C”——沟通、共识和合作。
在拉米访问的背景下,我们希望重申这一建议,并希望双方在务实、理性的原则基础上取得有利于两国的成果,并共同应对全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