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whatsonstage.com/news/andre-de-shields-on-ballroom-cats-and-why-london-audiences-would-love-it_1644116/
艾美奖、格莱美奖和托尼奖得主安德烈·德希尔兹上周在伦敦,深度探讨了他悠久的舞台历史。
以《发胶》、《巫师》和《哈迪斯镇》的标志性角色而闻名的他,刚刚在小马戏团音乐剧《猫:杰利克尔舞会》上演完毕。
这一受纽约市舞厅文化启发的音乐剧,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基于T S 艾略特的《老波斯姆的实用猫书》。
在导演扎伊龙·莱万斯顿和PAC NYC艺术总监比尔·劳赫的重新构想下,这部音乐剧焕发了新的生机。
德希尔兹表示:“被称为纽约舞厅文化的现象影响了全球各个地区的不同人群。”
“《杰利克尔舞会》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我称之为历史与演变的交汇点。”
“在《杰利克尔舞会》之前,尚未有足够统一的舞厅文化,可以与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和T S 艾略特原作《猫》之间的故事释放出来。”
该剧汇聚了来自百老汇(艾玛·索非亚·凯马列斯,悉尼·詹姆斯·哈考特,安特温·霍普)的艺术家和纽约舞厅的表演者(Baby,罗伯特·“丝绸”·梅森)。
沉浸式体验在一个长跑道上进行,熟悉的猫咪们变成了参赛者,互相竞争“男孩真我”(Butch Queen Realness)和“时尚舞”(voguing)等类别。
德希尔兹意识到,劳埃德·韦伯的音乐,虽受到诗歌的启发,但其实是“严肃的”——毕竟它讲述的是重生的机会。
他说:“我确实认为 T S 艾略特在处理不同层面的含义,但他没有活到足够的时刻,让LGBTQ+文化,准确地说,可以解释它,这是一个通常用来描述圣经经文的词汇,但这正是我们在《猫》中所做的。”
在与香奈·霍姆斯进行的艺术家聚光灯采访中,德希尔兹解释道:“我们研究了《猫》……去掉了胡须,去掉了毛发,去掉了尾巴,把它放在人类的身上,各种肤色、类型、种族、宗教、政治结合在一起,做成了美妙的浓汤,美丽的组合。生活就是一场聚餐。”
当《猫》的原版于1981年首演时,口号是“现在和永远”,德希尔兹表示,复兴版继承了这种心态。
尽管如此,该剧在纽约仅享受了扩展但有限的演出。
德希尔兹表示:“每个在任何舞台上演出的剧目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登上百老汇。”
“所以我不在听八卦或谣言,因为布丁的美味才有价值,我们在小剧场是一个轰动。”
好消息是,劳埃德·韦伯看到该剧后表示非常积极。
当被问及这位剧院巨头是否提及伦敦转移时,德希尔兹笑着说:“他是亿万富翁,所以我们拭目以待。”
此外,粉丝在音乐大会上也欣赏到了来自《巫师》的特别演绎“你想见巫师吗”,以及来自《哈迪斯镇》的“通往地狱的路”和“我们举杯”与西区演员合演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