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research/2024/07/china-nuclear-buildup-political-drivers-united-states-relationship-international-security
中国官员和专家一致认为,将美国与中国的核关系与更广泛的双边政治关系分开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如果未能解决潜在的威胁认知,北京将担忧与华盛顿达成的任何核军控协议只会使美国重新分配资源,以便在其他未被禁止的军事领域竞争,进而可能增加中国的总体安全风险。
关于美中核竞争的过去经验,以及冷战期间的教训虽然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但对于应对美中核对抗而言,其指导意义却非常有限。
冷战以相对和平的方式结束,原因在于一方由于内部的多重挑战陷入崩溃,未能使双边对抗给地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尽管这一历史不应掩盖军控和合作安全努力在减少美苏核对抗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也没有为美中在未来防止核冲突提供乐观的理由。
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彻底检查当前美中核不稳定的因素,包括超越核领域的必要缓解措施。
例如,对于华盛顿来说,认识到自身采取的不同核政策是有益的。
美国在某些问题上为自己设定的标准与对其专制对手包括中国的标准有所不同。
这种做法是华盛顿认为其安全目标更具防御性,更好地与全球和平与稳定相一致的支持。
最终,北京目前通过核扩张来增强政治稳定的推动力,旨在迫使华盛顿接受其对正义、义务和未来秩序的愿景,而不必参与艰难的双边和多边讨论,关于其目标的有效性、合法性或吸引力。
这种战略,加上美国的不同核政策,突显了实现美中核稳定的一个关键障碍:对彼此更广泛的安全目标和地缘政治愿景的持续分歧。
这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两国是否能够在继续忽视彼此更广泛的政治分歧的同时,防止核军备竞赛,从而避免核冲突?
鉴于政治不稳定与核不稳定的日益交织,本部分探讨了促进双边政治稳定的方法,并提出了针对专家、决策者和双方领导人及更广泛国际社会的核政策建议。
降低信息和认知差距造成的损害
首先,双方必须认识到存在信息和认知差距,这些差距成为有效沟通和理解的重大障碍。
对于华盛顿来说,这需要更好地理解塑造中国对其战略意图的认知是如何受到重大信息差距和真正的感知差异的影响的。
美国不应将中国的忧虑视为宣传,而应将其视为真实的障碍,并考虑措施来解决中国的误解。
在讨论针对中国的核军备扩张的适当回应时,华盛顿应考虑这些差距如何可能导致中国对美国反制措施的夸大威胁评估,并可能导致进一步削弱美国希望通过某些反制措施获得的成果。
一种明智的策略需要包括安抚元素,以降低中国采取更激进核政策的风险。
经过长时间的忽视认知差距,北京最近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承认其存在;然而,它坚称只有美国方面存在误解,而不承认任何信息差距的存在。
美国和国际社会可以并应在正式或非正式对话中直接与中国同行提出这些问题,强调这些差距对相互理解和信任建立所构成的基本挑战。
由于美国和国际专家需要与他们的中国同行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这可能会限制他们提供关于中国政策的坦诚和批判性反馈的意愿。
为了帮助减轻信息和认知差距,参与非正式对话的国际交流者应更大程度地努力介绍和阐明各种外部关于中国核政策的看法,包括一些对中国政策持批评态度的观点。
让中国专家接触多样的信息和观点可以帮助防止信息和感知差距进一步扩大。
更广泛而言,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缺乏明确努力,未能彻底检查和应对两国之间的差距。
尽管这一挑战的复杂性和规模很高,但高风险要求美国和全球社区做出协调和真诚的努力以抵消它。
问题超出了虚假信息和宣传的范畴,因为许多中国的决策者和公众持有自身对事实的解释。
如果不加以解决,这些差异将进一步恶化美中安全关系,使冲突预防变得更加艰难。
全面的战略应寻求吸引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提高人们对信息和认知差距存在及后果的认识。
这可能包括投资于系统促进信息自由流动的技术。
这可能还涉及一系列准则,明确各种政府和非政府实体如何定制与其中国同行互动的策略,以解决信息和感知差距。
学者和中国分析人士应优先制定全面的全社会参与战略,努力弥合差距,识别和创造这样的参与与当前增强威慑努力互相补充的方式。
最后,即便没有发展出有效的战略来弥合这些差距,理解其政策影响仍然至关重要——特别是它们如何塑造并可能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威胁感知和安全政策考量。
在中国,官员和专家需要理解北京对信息限制的日益依赖对该国利益的有害影响。
日益扩大的信息和认知差距不仅增加了大国冲突的概率,还可能通过加剧国内社会极化和需要更多威权的治理措施而削弱中国的长期内部稳定。
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官员和专家能够了解关于军事和核问题的准确信息,限制了中国专家群体对中美军事紧张局势原因的适当评估和解决能力。
北京越早意识到,允许更开放的信息流动并促进一个鼓励内部政策辩论的环境对其核心利益的服务,越能帮助防止由这些日益扩大的差距引发危机。
探索行为原则的可能协议
为了让中国在依赖核武器来帮助稳定双边关系方面减少依赖,中国领导人需要对替代手段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充满信心。
维护美中政治稳定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任何美国努力追究中国在普世价值观方面的“违规”的做法都将被视为直接威胁到中国的政权安全。
这一挑战并不新鲜;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也面临类似困境。
他们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努力包括一些宝贵的实验,这些实验为美中关系提供了经验教训。
其中一个实验是1970年代的赫尔辛基进程——这是一个困难但严肃的努力,旨在通过阐明一组共同原则来指导双方的关系,以解决深深的分歧。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达成了一些相互让步,既承认了主权权利的重要性(这主要是苏联集团关心的)——又重视人权和基本自由(这是西方集团强调的)。
这些原则帮助解决了双方的一些关键担忧,并达成了广泛的协议。
可惜双方未能以随后的积极举措建立在这一协议之上,原因是多种因素的组合,包括预期和未预见的因素。
至今,研究社区关于这一协议是否能够为积极的、操作层面的务实问题的合作奠定政治基础,仍然存在争论。
如今,华盛顿和北京缺乏基础框架来弥合他们的意识形态鸿沟,削弱了他们在双边关系上建立底线的能力。
探索类似赫尔辛基进程的联合倡议可能是值得的。
另一个相对成功的历史范例是1972年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基本关系原则协议》的直接谈判。
在这一实例中,华盛顿与莫斯科正式同意一套指导其行为并规范双边关系的原则。
尽管这一协议更多是象征性的而非实质性的,但它展示了双方在促进政治稳定方面的共同意愿,并表明在核心问题上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这些努力,加上其他发展,促成了双方之间的一段缓和时期。
中国似乎坚信,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建立全面原则是应对美中关系的最有效甚至唯一方法。
自拜登政府上任以来,中国高级官员已经努力澄清和具体化国家最重要的核心利益。
在与美国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的会议中,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副外长谢锋分别强调了“中国的三条底线”和提出的“两份清单”。
后来的2022年7月,王进一步向国家安全顾问Jake Sullivan提出了“四条清单”。
这些底线和清单构成了中国希望华盛顿考虑以改善双边关系的最重要的关切和利益。
以此为起点,华盛顿可以以此为基础,增强对话深度,借此推动中国明确和落实其首选原则。
华盛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对话,推动北京将模糊、笼统的期望转化为更清晰、更具可行性的原则,进而激励北京反思其自身视角中的诸多模糊性和矛盾。
华盛顿还可以更好地说明,在这些期望更为明确时,满足中国期望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双方专家可以协作评估从美国-苏联早期1970年代建立共同原则的经验中吸取的教训,以及赫尔辛基进程的多边谈判。
这不仅表明了美国在追求一个尊重中国长期信念的自上而下的方法上的诚意,还促进形成关于操作机制和潜在复杂性的共同观点。
这样的见解可能也会增强中国对美国首选的自下而上的方法的接受度,该方法更强调在核稳定等工作层面的沟通与合作。
意识到无意中增强中国不安全感的风险
虽然不安全感与雄心共同塑造了中国当前的核政策,但许多美国专家倾向于更多地强调中国的雄心,而不是其潜在的不安全感,这可能是因为外国分析人士在监测中国国内政策讨论方面面临困难。
理解内部动态及政治气候对中国政策决策的影响是困难的,尤其是在该国越来越不透明的体制下。
与俄罗斯不同,后者的安全抱怨被美国官员和专家视为其越来越强势行为的重要驱动力,美国专家对中国核政策的分析却未能给予足够关注,未能重视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发生的深刻内部变化及其威胁感知的上升。
虽然美国没有义务认同中国的不安全感理由,但理解这种不安全感如何影响中国的内部政策讨论是有价值的。
这样的洞察有助于预测中国对未来美国反制措施的可能反应。
中国在核武器谈判中的顽固态度使华盛顿更依赖军事威慑作为应对中国日益增强的核能力的主要战略。
但是,增强军事威慑并不能成为美国战略的唯一要素。
一些美国军事反制措施,如果没有经过精心规划与实施,可能会刺激中国的不安全感,增加中国进一步扩大核能力的决心。
相较于冷战巅峰时期,中国相对经济实力对美国的优势显著,这意味着更为坚定的中国有能力构建比目前核力量大得多的核武库。
有三个潜在问题阻碍了美国政策的讨论,导致对中国核雄心的看法失之偏颇和肤浅:缺乏对不安全感及其他驱动中国思维的内部因素的理解、将低概率和偏远威胁与实际和可能威胁混为一谈,以及对一些美国核政策缺乏清晰性和一致性。
理解中国的不安全感及其他内部因素的影响
上述分析表明,习近平对美国战略敌意的感知一直是中国核投资增加的直接驱动力。
不连贯的规划、对最高领导人的政治忠诚的固执追求和内部辩论的缺乏也影响了中国的核决策。
美国通过研究中国的核决策过程可以获得有益的教训。
中国在最坏情况下的思维严重依赖,从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过度的军事发展和非军事政策的安全化损害了中国的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最终将削弱它的长期军事竞争力。
美国可以通过避免对中国新核能力采用全盘最坏情况的思维,来避免重复中国的错误。
深入理解中国不安全感的来源及其影响于核思维是美国制定更有效政策回应的关键。
中国核专家长期以来对美国试图中和中国核威慑的担忧仍然存在。
他们认为,美国不公开追求这一目标并非由于缺乏兴趣,而是由于技术和经济挑战。
为了促使华盛顿接受与中国的相互脆弱关系,中国专家关注于应对美国低估中国核能力的风险。
中国专家强调,美国对中国核力量生存能力和有效性的感知比中国对自身核能力的评估更加重要。
然而,美国专家有时忽视中国对其能力被低估的敏感性;一些人甚至暗示中国在遭受先发打击后无法对美国造成重大损害。
来自美国的安抚承诺,如承认其对中国报复性二次打击的事实脆弱性(这与接受互相脆弱的不同),明显缺失。
尽管美国的威慑能力对阻止冲突至关重要,但其提升威慑的战略应以中国的核扩张可能是出于对日益敌对的美国利用中国核能力相对薄弱的恐惧为背景作出响应。
在回应中国核扩张时,美国专家主要集中在加强威慑的军事措施。
关于增强美国核能力和潜在增加其核库规模的共识日益浓厚。
然而,美国的威慑能力对阻止冲突至关重要,其提升威慑的战略应以中国的核扩张可能是出于对日益敌对的美国利用中国核能力相对薄弱的恐惧为背景作出响应。
考虑到中国的围困心态,如果华盛顿提升军力而没有有效传达其防御意图,这很可能将加剧北京的不安全感,并加强其进一步扩大核能力的决心。
例如,部分美国专家主张增加核武器数量,以针对中国的新核能力,尤其是其地下发射井型洲际弹道导弹。
从中国的角度看,这意味着美国始终对其所有核武器都怀有敌意,而且将继续这么做;如果美国确实接受与中国的相互脆弱关系,就不会将额外的中国核武器视为显著的威胁——只要它们未显示初始使用目的,并且不会在其打击计划中纳入它们。
这无意中加剧了中国对于美国持久的想要中立中国的核威慑的担忧。
诚然,对于美国将中国核目标过度评估的风险可能看起来不如低估其核目标的风险那样危险,后者可能会削弱美国有效威慑北京核威胁的能力。
然而,过度评估也带来相当程度的风险,比如在核能力上的过度投资及资源转移,使其不能更好地用于增强整体威慑能力。
对中国核思维的更深入、更细致的理解可以帮助美国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反制措施时实现权衡。
区别不太可能的威胁与可能的威胁
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美国对中国日益增长核威胁的分析均依赖于最坏情况思维。
尽管当中国行为难以预测时,这种方法可能是必要的,但对中国思维及其整体政策轨迹的更深理解是可以获得的。
美国应采用更细致的方法,区分具体、可能的威胁与偏远和低概率的威胁。
例如,一些美国专家认为“中国正在走向与美国核平等甚至优于美国的地步”,而这并不符合习近平及中国军方高层对不对称威慑和“选择性发展的持续强调。
类似地,美国专家所称的“未来中国将最终匹敌或甚至超越俄罗斯成为核武器国家”的看法也缺乏对这一预测的可能性和时间框架的考量。
关于后一点,美国空军的托马斯·布西埃尔将军曾表示,中国将在“未来几年”超越俄罗斯的核能力。
这样的陈述在北京看来是故意的威胁夸大。
如果假设俄罗斯的核武库在未来几年将保持相对稳定,这一评估意味着在短期内中国核武库将迅速扩大,这在考虑到中国在增加裂变材料产量的限制下非常不太可能,与中国目前采取的稳步逐步增加的方式并不一致。
此外,一些美国专家对中国可能对美国寻求先发打击能力的担忧,以及中国的导弹防御能力是否可能达到足以威胁美国核力量发射后的生存能力也表示担忧。
这些对低概率、偏远威胁的担忧不仅无法说服中国认可,反而引发怀疑,认为美国正在故意夸大中国的核威胁,以抹黑中国并建立反华联盟。
为了减轻中国对美国意图的担忧,美国应该采取更低调的方式,在对华核扩张的反应中,区分来自中国核扩张的具体、明显的威胁与低概率、偏远的风险。
独立分析师应对此保持关注。
美国公众对中国和俄罗斯间可能展开核合作的担忧也加剧了北京对华盛顿故意夸大威胁的看法。
虽然中国官方将俄罗斯和中国视为无界限的朋友,但其公开声明并未提及有关俄罗斯从中国获得的领土方面的历史纠纷。
中国战略家对于俄罗斯举动自私和机会主义的动机在双边合作中也一直保持警惕。
尽管在战略军事领域中中国与俄罗斯间的合作有所增加,但由于共同的地缘政治立场,真正的信任仍然面临固有限制,这可能阻碍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两国核能力和行动的广泛整合。
中国在核合作方面的努力将优先考虑增强自身核能力及其行动自由,而不会损害其独立的核威慑。
在与莫斯科的核信号中,中国可能对共同的战略轰炸机巡逻等深化合作表现出兴趣,以发送有关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政治信息。
如果未来环境恶化严重,合作可能涵盖共享早期警告数据或接入支援常规和核行动的军事基地。
然而,两国核能力的真正整合、核使用计划的广泛协调或共同发起核冲突的前景在华盛顿看来应视为低概率关注。
因此,美国政策界应识别这些远期可能性,向中国表明审慎进行核合作与莫斯科将被美国的相对克制相对应。
降低美国核政策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
不清晰且有时不一致的美国核政策也加剧了中国的过度威胁感知。
美国对近年来低当量和战术核武器开发的解释就是一个例子。
2018年《核态势审查》引用了俄罗斯的“以升级为目的来解除升级”理论,以此为开发低当量核能力(如W76-2弹头)的理由。
然而,拜登政府2022年的《核态势审查》明确指出,这些低当量武器以及其他战术核能力(例如,双重能力战斗机和空射巡航导弹)是其针对中国的量身定制威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两种解释之间的矛盾给北京制造了印象,即美国一直以来都将中国一视同仁,并利用其他理由来掩盖其真正意图。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对抑制性打击和反制打击在核政策中的角色缺乏明确说明。
虽然官方美国政策文件暗示了抑制性打击的角色,但未清晰地说明其在国家更广泛的核政策中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对美国核能力发展和使用的启示。
例如,2022年的《核态势审查》提到,“美国将在可以实现的最小损失条件下,争取在最低水平上结束任何冲突,取得最佳的成果。”
尽管美国政策专家提供了更多的见解,但可见的分析思维的空白仍然存在,导致混淆,也留下了最坏情况下思维在北京的生存空间。
例如,官方美国政策对在对手如中国面前发展针对性反制能力的底限未明言。
许多美国专家承认实施“升级主导”战略的挑战,这种旨在通过全面的反制打击来消除敌方剩余的核力量、以结束核冲突的策略,尽管这种战略具有实时制止核冲突的潜力,但由于实施该策略的重大挑战,专家们主张追求更为不那么雄心勃勃的策略。
他们建议采取有限或适度反制打击策略,针对敌方剩余核力量的一部分作为灵活应对策略的一部分。
他们相信,这种方法在某些条件下有助于缓解核冲突并减少潜在的核军备竞赛,从而避免更具侵略性但不太可行的升级主导战略所导致的风险。
如果这代表了美国政策圈内的主流思维,就未能就美国军事规划者区分升级主导主义和有限反制打击策略所需的能力要求提供明确的信息。
对美国政策思维的模糊性使中国怀疑华盛顿并不打算做这样的区分,实际上是在推行一种升级主导战略。
此外,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争取升级主导战略与发展核主导战略是无法区分的,后者旨在制定消除性首次打击能力。
另一个政策模糊的例子在于,美国是否积极寻求针对中国的反核弹道导弹潜艇(SSBN)能力。
美国海军官员的声明暗示着正在发展可以在非战斗时期对中国SSBN构成威胁的能力。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是源于对俄罗斯长期政策的传承,还是针对中国的有意识政策选择。
这种模糊性使得中国对美国潜在的核主导战略产生合理担忧。
认识到中国的不安全感可能无意中加剧美国所寻求的正是避免的结果,应该促使华盛顿解决和澄清其战略中一些最具反效果的模糊性。
在上述案例中,明确中国的谦卑政策目标符合美国利益。
改善中国内部的问责机制
中美之间日益升级的政治与核不稳定的根源在于中国日益专制的体制对其决策能力的影响。
该国日益个人化的领导,强调对政治忠诚的重视,限制内部政策讨论空间,控制信息和公共话语,严格的保密规定,以及对军事的过度美化,共同削弱了中国做出明智、均衡、审慎和基于证据的决策能力。
历史反复证明,负责任的决策需要国内专家、公众和国际伙伴及利益相关者的有效监督与审查。
仅仅依靠一个封闭和秘密的政策审议与决策过程可能导致失误且潜在的灾难性的决策,从而损害国家自身的利益、双边关系和全球稳定。
相反,内部透明和有力的制衡机制对于客观和审慎评估国家利益及外部环境的形成至关重要,能够制定有关国防政策目标、优先事项和战略的平衡决策。
这些经验教训需要在中国内化。
这并不意味着对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决策过程是无懈可击或完全负责任的。
但是,美国与中国在内部决策问责机制上的显著差异是有效管理其政治与核关系的一个重大障碍。
美国研究人员比这位作者更有能力提供关于美国核政策的决策问题的全面分析。
因此,本节提出的建议集中在增强中国核政策制定中内部问责机制的措施上。
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思维模式发生变化,近年来强调权力集中并削弱了内部制衡机制,将大大改善这种情况,但在短期内这种变化不可预期。
尽管如此,中国的核政策专家群体可以采取一些实际步骤,以在操作层面逐步并有意义地减轻后果。
澄清中国的担忧,并认识到对手的合理关切
迄今为止,北京尚未认识到向美国和其他国家清楚解释其当前核政策受根本的安全关切驱动的必要性,而不是出于扩张和侵略的意图。
中国应阐明这些关切,在被质疑时澄清这些关切,并明确其希望美国如何应对。
承认对手存在合理的安全关切符合北京的利益。
中国专家中日益出现的用可疑技术论据支撑政府立场的趋势,削弱了这些论据和这些专家在美国同行眼中的可信度。
这一挑战超出了中国核扩张这些问题,还包括对核不扩散问题的立场。
例如,在他们对澳大利亚—英国—美国(AUKUS)核潜艇协议的批评中,一些高级中国专家使用了可疑的技术论据来强调扩散风险。
他们声称,澳大利亚将“有很多机会”在(潜艇)军事行动的“中途”卸下反应堆燃料,并声称澳大利亚可以用两吨武器级铀制造八十枚核弹头。
这样的说法显得牵强,并与国际专家群体的主流评估相距甚远,导致美国专家轻视这些言论,认为它们是宣传。
此外,北京没有认识到在其核政策意图方面增加对华盛顿透明度或提供其他形式的安抚的必要。
这种缺乏认识源于中国核政策专家未能充分意识到美国对特定中国核政策变化背后动机的真实和日益增长的担忧。
例如,美国专家对中国大量部署双重能力的精确制导剧场范围导弹表示担忧,认为这表明类似于俄罗斯的有限核使用战略。
他们还担心中国追求具有高超音速再入车辆的分数轨道轰击系统,会大大减少美国的预警时间,从而降低美国一些指挥设施和某些美国核武器(尤其是轰炸机)的生存能力。
中国专家认识到这一中国能力在对美制导打击中的军事潜力,但他们对美国对中国将此类能力作为首次打击武器使用的担忧似乎有限。
即便是一些关注美国分析的专家,她们似乎也将这些担忧视为“有趣的借口”,意在抹黑中国。
这些专家应认识到,考虑到正确的分析,中国的核心利益越是有助于妥善处理与美国的关系。
即使他们不同意这些担忧,他们也可以在与美国同行的谈话中付出更大努力,提供更详细的反对分析。
进行内部分析,探索中国希望如何得到安抚
缺乏内部讨论乃至协议,关于中国希望美国如何给予安抚成为建设性的双边核交流的重要障碍。
例如,中国专家承认谈判正式军控协议的挑战,他们有时表示,从美国获得关于保持双边核关系稳定的言辞承诺会很有帮助。
然而,当美国提供这样的安抚时,中国往往会轻视其价值。
美国政府曾多次发出官方声明,旨在安抚中国,表明其承诺维持核稳定(在美国的表述中称为“战略稳定”)。
例如,在2010年的《弹道导弹防御审查》中,奥巴马政府承诺“维持美中关系的战略稳定”。
特朗普政府在2019年的《导弹防御审查》中也同样重申, “[美国依靠核威慑 来应对更加复杂的俄罗斯和中国洲际弹道导弹能力]”,隐含拒绝了美国试图利用导弹防御削弱北京的战略核威慑的观念。
尽管这些表述未能明确承认美国与中国的相互脆弱关系,但它们包含了核稳定所需的关键要素。
但这些承诺并未有效缓解中国的担忧。
中国一再要求美国采取无首次使用(NFU)政策。
然而,如果美国做出这样的承诺,中国可能对此持怀疑态度。
在拜登政府早期几个月关于采取“单一目的”政策的严峻讨论期间,中国许多专家质疑,这美国是否真的会放弃其“先发”的核战略。
他们看到了拜登在竞选期间对单一目的支持,认为这只是一种策略,旨在迫使其他核国减缓其核发展并参与军控谈判。
除了呼吁美国采取NFU政策外,中国没有明确概述其希望得到的特定保证。
中国官员强调重申“核战争是无法赢得的,必须永远不发生”的原则的重要性。
一些中国核专家甚至建议,美国在与中国的双边声明中重申这一声明,作为巴表示接受相互脆弱关系的信号。
2022年1月,由五个核武器国家发布的联合总统声明强调了防止核战争的重要性,并重申了这一表述。
然而,这一联合声明似乎并未改变中国对美国核政策目标的看法。
2022年11月,美国与中国领导人于疫情后的首次峰会期间重申了该声明,但仅在美国的官方新闻稿中提及,而中国方面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这表明北京可能认为这并不重要。
关于美中之间是否会有直接的双边声明在此问题上是否会有所帮助,仍不确定。
鉴于日益加剧的战略不信任,中国可能越来越倾向于无视美国声明的价值,寻找更为具体的安抚措施,例如,实质性地减少美国核库规模、移除美国在中国发射范围内的低当量武器,或限制导弹防御系统。
然而,这一立场与中国一贯声称其自身的声明政策,尤其是其NFU政策应足以减轻美国对中国核意图的担忧的立场相矛盾。
通过主张声明政策必须与军事能力和行动姿态保持一致,中国提出了其自身NFU政策和最低核威慑的可信性,为其构建了更严峻的挑战。
中国应认识到,其与其他核武器国家(包括美国)共享许多期望,包括来自对手所提供的安抚措施。
中国和美国都希望获得可验证且不可逆转的安抚。
中国核政策专家应进行系统的内部分析,以识别出合理的、具体的安抚措施,希望美国采取行动以缓解中国的关切。
通过先达成内部共识,中国可以降低其外部信息的模糊性,并使其能够与美国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加强内部政策审查
中国日益依赖核威慑来促进与美国的政治关系稳定,基于对核武器的政治价值这一广泛接受但定义模糊的信念。
然而,中国尚未明确说明、辩论或审核这一信念及其支撑逻辑。
尤其是,目前几乎没有讨论探讨非核或非军事选项是否更有效维护政治稳定。
内部辩论应评估,中国是否实现政治目标,尤其是实现与美国的政治稳定目标的核选项如何现实。
他们还应就以下内容提出问题:实现战略平衡或战略威慑与控制的主要目标对中国的核战略的操作层面影响是什么?
中国应获得多少核武器、应采用什么型号?应该如何部署?采用何种操作姿势、使用策略和声明政策?
中国应对其核姿态应保持多大程度的透明度?如何评估选择的核姿态能否实现预期效果?
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主要目标是核稳定抑或是政治稳定。
为了谨慎思考这些问题,中国专家与官员需要为国家的核武库和姿态制定出强有力的分析方法。
这样将有助于做出比模糊的术语和未经检验的直觉更好的决策。
然而,尚不清楚中国是否定期进行全面的内部审查,即类似美国的《核态势审查》,以促进这种思维。
若没有,中国应定期实施类似的内部审查过程。
还应考虑发布其审查的未分类版,以便解释中国核政策变化的内在逻辑。
这将有助于促进透明度和问责制,确保更广泛的中国专家群体的参与,并维护中国公众对政府在关键决策中进行监管的权利。
与政治稳定相比,核稳定是较为清晰且更易实现的近期至中期目标。
与美国合作维持核稳定的努力也可能对双边政治稳定产生积极溢出效应,因为这暗示了对和平共处的承诺。
冷战时期华盛顿与莫斯科的经验显示出这种积极联系,中国决策者应对此予以考虑。
中国也应认识到,核不稳定可能会导致更多政治不稳定。
内部审查将帮助中国更好地思考其核政策的长期影响,包括如何核扩张可能引发强有力的美国反制措施,以及这些反制措施是否会影响其已设定的政治目标。
试图通过核武器扩张实现政治稳定,很可能是适得其反的。
相反,内部审查应分析,对于北京来说,向华盛顿提供证据以表明其不寻求核平衡或提升其核武器军事角色是否符合其利益。
对未来的核计划进行更多透明性可能增加任何潜在的安抚的可信度,从而有助于提升双边政治稳定。
此外,开展系统的内部审查可以作为中国解决其核政策潜在不一致问题的手段。
迫切需要解决中国长期反对核战斗政策与其核力量最近的宣传口号强调重视赢得战争之间的日益紧张。
此外,中国在核军控和裁军上的立场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包括中国过往强调国际峰会对核武器禁令的重要性,与中国目前对这一社会倡议的反对形成对比。
此外,中国在与主要大国展开核削减谈判时的表达条件也变得更加严格,令外界怀疑中国不断提高标准是因为其并不真正参与军控谈判的意图。
促进战略安全对话
鉴于北京尚不具备与美国展开实质性核军控问题讨论的政治意愿,华盛顿应正式且公开提议与北京展开战略安全对话,涵盖中方愿意解决的与核相关事宜。
这一对话的实际而重要的初步目标应是刺激中国内部的全面政策讨论。
更透明、包容的内部政策辩论将促进更具问责的核决策,这不仅对中国有好处,对美国和更广泛的国际社会也有利。
这一对话还将带来其他重要好处,例如减轻中国与美国核专家群体之间的认知差距,发展共同理解和就共同利益达成一致的方法,并建立个人信任和合作习惯。
然而,中国尚未对这种对话所能带来的价值形成像美国那样深刻的理解,这意味着华盛顿需要成为更主动和耐心的一方。
为了增加积极回应的机会,华盛顿应提议讨论中国希望谈论的主题。
启动对话过程比争论包含哪些具体话题更为重要。
一个明智且知情的美国接触战略能在这样的对话中创造出互惠互利的途径,甚至在中国重视但华盛顿认为不太有吸引力的问题上。
考虑到中国核政策的内在紧张,华盛顿还可以利用对话来强调这些不一致,并寻求澄清。
这样的美方询问可能会在中国内部引发所提及的政策深思,从而逐步使双边交流变得更加有建设性。
华盛顿还可以通过帮助北京更好地了解美国对特定中国要求的真实关注,来加强这一对话。
例如,中国政府明确表示有意于无首次使用(NFU)政策,呼吁核武器国家达成NFU协议。
中国专家也强调在建立与美国的核相互脆弱关系方面的承诺的重要性。
为了推动富有成效的讨论,华盛顿应同意就其中任何或两者开展对话,而不需要立即承诺更变任何政策。
一个讨论的领域可能是如何使未来对NFU政策或相互脆弱关系的承诺做到彼此可信。
如前所示,双方都可能质疑这种承诺一旦形成后是否具有诚意。
因此,双方必须交流对什么构成可信承诺的看法,以及某些核武器能力或行动姿态是否本质上违背此类承诺。
要推动NFU或相互脆弱关系的实现,未能先对这些实际问题达成共同理解将面临困难。
如前面所提及,北京反复发现“战略稳定”这一术语比直接聚焦于核问题的替代方案更能被接受,因此美国应提议进行“战略安全对话”。
一方面,北京日益依赖能力发展才能实现与华盛顿的战略稳定;另一方面,华盛顿将其与其合作关系的定义持续称之为“竞争”,有必要建设必要的“护栏”来管理这一竞争,使北京几乎没有选择,采取逐步接受负责任的竞争框架。
因此,存在希望,习近平最终会同意开展包括核问题在内的战略安全对话。
如果中国面临更加严重的经济制约或其他国内和外部挑战(在中期内是一个实际可能性),国家领导层可能会更愿意批准这种战略安全对话。
华盛顿也可以向北京释放信号,让对话有助于加强其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的信号,这显然是中国领导人感兴趣的事情。
为了降低北京对单一聚焦于核关系的敏感性,华盛顿可以提议讨论如何两国共同减少第三方行为对双边核关系的负面影响。
例如,朝鲜日益先进的核与导弹计划是推动美国发展本土导弹防御和某些美国盟友研发区域导弹防御的主要动力。
中国认为这两种类型的导弹防御系统对其核威慑构成威胁。
因此,双方可以共同努力达成有关朝鲜核发展对美中核稳定影响的共同认识,并承诺共同应对这一影响。
具体而言,双方可以建立一个工作组,由中美专家共同研究建立美国本土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可行性,以使其在拦截朝鲜洲际弹道导弹的同时,不会显著影响中国的二次打击能力。
这样的研究可以在不机密的水平进行,完全依赖开放的公共数据——这种方法已被国际专家证明是可行的。
当然,专家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针对朝鲜的美国本土导弹防御系统确实无法对中国的核武器产生显著影响。
然而,通过联合技术分析获得的共同理解可以抑制北京对华盛顿对其本土导弹防御计划意图的最糟糕假设。
双方还可以探讨遏制朝鲜发展和部署战术核武器的选项。
不同于针对华盛顿的洲际弹道导弹,朝鲜日益扩大的战术核库更有可能在中国边境附近引发核冲突,直接威胁到北京的利益。
应对常规核联结性
美国及其盟友担心,核层面的稳定可能会助长中国的常规军事侵略;这对美国承诺实现与中国的核稳定构成显著障碍。
随着中国继续将常规军事力量平衡转向西太平洋舞台,其担忧只会加大。
为了确保美中核稳定,中国应当解决区域国家对其常规军事能力和行为的担忧。
通过公开声明的政治承诺,中国不寻求通过武力改变领土现状的行为,将是一个有益的第一步,也为它的崛起主张将是“和平的,且不同于传统大国”在崛起过程中的军事行为增加了分量。
中国可以采取的一大措施是确保其安全政策的一致性。
中国领导人正式提出,其他国家应“承诺不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争端”。
许多高级中国专家将这一原则视为处理国际争端的重要指导,并假定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实施这一原则。
然而,实际上,中国并未全心全意放弃通过武力解决领土争端的选项,包括对台湾问题的铁腕。
为了应对区域国家对中国可能利用其日益常规军力对付它们的关切,作为捍卫其核心国家利益(如领土完整)的维权手段,北京应认真考虑明确放弃运用武力解决领土争端。
如此,中国在其政策上也将实现一致。
过去几十年间,当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及今天如此强大之时,北京通过谈判成功地与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个达成了边界争端的解决——一个值得自豪的纪录。
如今,经济实力更为充沛的中国应该对与邻国的谈判没有任何恐惧,能够和平解决领土争端。
即便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视其为一项内部事务,根据其立场,对放弃对内部“同胞”的武力使用提出了合理的挑战。
难以主张,中国不能在对外国的领土争端中放弃使用武力,但却无法对其“同胞”放弃武力使用。
政府完全没有理由至少在国内允许对此观点的自由公共讨论和辩论——这一关乎中国公众及区域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
另一大步骤是中国需要认识到,区域国家对其日益增强的常规力量可能存在合理的安全担忧。
考虑到这一点,从根本上与这些国家进行实质性交流,理解与解决他们的担忧,将符合北京的利益,而不应坚称,例如,日本的安全担忧是复兴军国主义的借口,韩国的安全担忧源于反华情绪,而某些东南亚国家的安全担忧是美方的操控结果。
为了推动美国采取NFU政策,中国专家应启动与区域内美国盟国的非正式对话,以了解中国可以采取何种措施来减轻他们的安全担忧,以换取他们放弃反对美国NFU承诺。
最后,中国应强化自身的NFU政策,明确放弃发动核战争的威胁。
当前政策排除了首次使用核武器,但并未排除中国对外明言使用核武器威胁的权利。
这一点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无法确保中国不会利用核武器的威慑力,断言未来在常规战争期间明确或暗示核威胁。
这种模糊性削弱了NFU承诺的可信性和重要性,并削弱了其希望传达的安抚信息。
鉴于中国当前在核平衡中日益显著的优势,其苗头已经显现,中方应早日消除模糊性,因为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在担心可能引发区域国家重新考虑其在核不扩散条约下的承诺。
为了不影响区域国家的防御政策拟定,来自中国的潜在核威胁所产生的担忧会显著影响它们。
这一点即表现出,中国在未来的冲突中威胁使用核武器的自由,目前将强化这些国家的防御政策规划的重要性,且无论中国未来是否要在危机中使用核武器。
强化专家的参与
政治领导者rarely能够深入研究核政策和相关战略安全问题。
因此,即使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主题专家也有机会影响官方政策争论和决策。
尽管推动美中之间的合作安全的政治意愿低迷,但风险已至关重要。
中国与美国的专家们必须更积极地扮演避免两国走上冲突道路的角色,减少核冲突风险。
其中,降低关于双方具体核武器及相关安全政策的误解是关键目标。
这些误解相积累形成了对双方战略意图的根深蒂固且长期的误读。
例如,许多中国专家似乎认为,美国对中国发展及可能部署的分数轨道轰击系统的忧虑是错误的,基于不准确的信息。
而与此同时,美国的部分专家认为,中国寻求对美国的核优越或发展核首次打击的担忧显得过于推测。
中国专家与官员也可能误解美国正在开发的高超音速导弹(助推滑翔武器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目标。
公开的证据表明,美国一直在开发这种武器用于非核弹头的投递。
然而,许多中国专家认为,美国和某些核强国正在开始研制高超音速导弹以实施核打击。
例如,解放军报得出结论称,“高超音速武器核化是一项清晰的趋势”。
这条评论似乎由高级中国专家得出的对美国高级官员言论的断章取义所引发。
然而,如果中国相信美国正在为传统和核目的同时开发高超音速导弹,那么中国可能会感到有理由和鼓励发展其自身的长程双重能力高超音速导弹。
确实,解放军日报发表了高级军方专家的分析,声称“开发具有核和常规战能力的实用地面导弹……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许多中国专家对此表示认同。
一些人甚至认为,“美国正在对其洲际弹道导弹进行修改,以使其能够进行常规打击”。
然而,目前并未有任何公开证据表明美国正在研发任何形式的双重能力导弹。
这一误解可能促使中国对研发常规洲际弹道导弹问题寄予期待。
其他例子包括中美双方对于星链卫星是否可能被转换为针对远程导弹的拦截者,以及AUKUS潜艇协议是否违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协议的评估存在分歧。
这些误解涉及具体事实或政策问题,不应那么难以澄清。
双边对话,尤其是专家交流,应当对此进行处理。
联合专家研究可以成为有用的工具。例如,美国对此担忧,认为中国可能利用其民用核设施来生产核武器材料。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怀疑,美国专家James M. Acton、Thomas MacDonald和Pranay Vaddi提出了一项关于美国与中国共同签订某种放射性材料限生产协议及相关透明安排的建议。
这一提案可能让两国有信心认为,双方都没有在生产核武器材料。
美国政府应提出与中国专家共同开展关于这一信任建立提案的研究,以了解其技术和政策的可行性。
如果中国不打算利用其民用快堆反应堆和再处理设施来为武器生产铀,那么它应予以支持这一联合研究。
近年来,国际专家发展了一系列其他具体建议,能够在风险降低、信任建立、以及美中核竞争中推进军备控制合作。
联合专家的研究能够帮助中美双方建立达成共享理解的能力。
双方政府也应努力创造有利于专家交流的条件。
近年来,美国的安全担忧导致了官僚障碍,使美国专家越来越难以组织、为其融资或参与此类交流。
在中国,即使是小型的、聚焦于讨论共同关切的具体问题的专家会议,通常也需要明确或隐含的政府批准。
在中国当前的政治气候下,政府官员往往出于谨慎,选择避开这些交流,以减少政治风险。
然而,坚称政府必须坚信某些政策措施的价值,才能进行任何专家交流,这种立场在本质上是本末倒置,损害了开展此类交流的目的。
这项做法亟需进行改变。
如果关于当前政策问题的讨论结果太过敏感,双方可以关注澄清历史误解上。
对历史的简单化解读是信任的重要源泉。在中国,这种观念降低了与美国合作的兴趣,也可能对美国产生类似影响。
因为,中国的这种认知使其在与美国的军控合作方面缺乏兴趣。
为了处理这一问题,专家们可以分享对历史遗留问题的看法,例如对各自在核不扩散义务的遵循和双方对化学与生物武器国际公约的遵循方面的争议。
这一目标并不一定是分清历史争议,但会帮助双方更加深入理解对方所面临的复杂技术与政策因素所造成的担忧。
这种深入理解能够帮助他们消弭过去争议,也能使他们更愿意讨论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美国专家还应当向中国同行介绍在冷战期间,美方与莫斯科合作通过军事合作解决复杂安全挑战的实践经验。
这种理解能够增强中国对与美国实现互利安全合作的信心。
美国专家可以讨论他们所经历的危机、所遇到的误解,以及他们所未能及成功克服的技术与政策挑战。
美国与俄罗斯在冷战期间建立和维持的专家群体,使当前中美专家建立恰当的经验教训。
更普遍地说,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上升,中国和美国的专家在越来越腐蚀的国内政治环境中开展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在准确告知各自公众、正确 asesorize 及其决策者方面承担着越来越重大的责任,尽管这些分析与建议可能并不流行。
为此,专家必须坚定寻求事实,强力捍卫常理,并坚守专业操守,尽管两国越来越将彼此视为死敌,专家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来强化主流国家叙事。
美国和中国的专家群体应当达成共识,最能为捍卫自身国家利益、保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方式,是对自己的政府负责,而不是无条件辩护或捍卫其政府的政策,无论这些政策的合理性如何。
为此,他们应强调共同目标是为各自的决策者提供尽可能诚实、客观和平衡的专业建议,以帮助各国作出良好的、明智的有关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决策。
事实上,这两个专家团体可以发布共同的原则声明。
在这样的精神下,来自中美双方的专家应更加积极地在反思各自国家政策,而不是相互指责。
专家群体有能力识别和分析各自国家政策中的不一致之处,并因此承担着这一责任,帮助其政府解决内部不一致之处。
通过帮助改善各自的政策局面,专家能并且应在防止美中之间最坏情况结果方面发挥有意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