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歌剧院上演约翰·亚当斯《尼克松访华》:历史的构建与解构

图片源于:https://www.theguardian.com/music/2020/feb/19/nixon-in-china-review-theatre-royal-glasgow-scottish-opera

从希腊神话到国王和王后,歌剧自古以来就一直寻找过去的灵感。

表面上,约翰·亚当斯的歌剧《尼克松访华》与此并无区别,但深入探讨后不难发现,这部歌剧关注的不仅仅是历史事件本身——1972年尼克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访问,而是更深层的对历史是如何被创造的这一理念。

约翰·富尔詹斯为苏格兰歌剧院打造的这部光鲜而富有创意的制作,确实将这一理念表现得非常直白。

舞台上,作为与皇家丹麦剧院和马德里皇家剧院的联合制作,最初在去年哥本哈根首演,舞美设计由迪克·伯德负责,将整个行动置于中国国家档案馆内,四周高耸的架子上摆满了包含丰富历史资料的匿名棕色箱子。

这并不是富尔詹斯第一次探讨歌剧作为历史遗物的概念——他曾在几年前的皇家歌剧院中将罗西尼的角色埃琳娜放回展示柜中。

然而,这次对于历史题材的后现代演绎则有着颇为不同的视角。

彼得·塞拉斯1987年的原版制作,仅在事件发生的15年后便成形,扮演者以真实人物的形象进行化妆,这在现代审美中或许显得过于近乎于讽刺。

相反,富尔詹斯及其团队更依赖于大量的档案资料。

通过威尔·杜克的设计,巧妙地将尼克松访华时的照片、杂志封面和影片画面投影到极简的舞台上,这是对最近过去的机智剖析。

在第二幕中,随着一箱关于毛的曾经流行的《红宝书》被打翻,档案工作人员的惊恐反应也提醒着我们,这五十年来发生了多少变化。

在这极具现实主义的背景下,角色们则显得是对真实人物的符号化重塑。

无论是埃里克·格里恩饰演的尼克松,初露微弱力量,还是马克·勒布罗克饰演的毛,尽管他的高音犹如神灵,却都没有机会将个性注入角色。

在富尔詹斯的构想中,这部歌剧关注的是历史的创造,而非参与者个体命运的描述。

这种异化的手法提醒我们,看到的这些人物其实是媒体构建的形象,而非拥有真实情感的真实人。

唯一的例外是朱莉亚·斯波尔森饰演的帕特·尼克松,她的声音刚强而富有同情心,尤其是在第二幕中那场令人不安的革命芭蕾舞剧段中。

相比之下,海扬·李饰演的毛太太毫无脆弱之感,她的超高音旋律成为当晚的亮点时刻。

领导者们身边的配角则显得更加苍白无力:大卫·斯托特饰演的亨利·基辛格张扬而自负,而尼古拉斯·莱斯特饰演的中国总理周恩来则是更柔和、更内省的对照。

在音乐上,指挥若阿娜·卡尔内罗在指挥乐队时更偏爱柔和的边缘,而非节奏的强烈感。

尽管在首演夜,行动在某些时刻显得拖沓,尤其是一幕的结尾,但总体上还是强调了亚当斯丰腴管弦乐的丰富色彩。

扩展的苏格兰歌剧院管弦乐团关注于乐句和细节,确保台上看到的创造力在乐池中得到呼应。

Isla Wang

Isla Wang is a multimedia journalist who brings stories to life through her vivid storytelling. Her work spans cultural features, community new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key figures in the UK's Chinese society.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