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chinadaily.com.cn/world/2016-09/01/content_26672025.htm
在利兹大学的英籍华人社团,Gao Min展示了她在姜饼装饰活动中的作品。
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英国的华人数量超过433,000,其中约三分之一是在英国出生的。
这些英籍华人每天都面临关于自己背景的问题,许多人会首先认为他们是游客。
他们在两个文化之间徘徊,寻找个人身份。
对于BBC(British-born Chinese)而言,‘那么你真正来自哪里?’这样的笨拙问题显得尤为常见。
在家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不同的挑战,父母常常对于英国的社会规范和习惯感到不适,而这些习惯对他们的孩子而言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20岁的医学专业学生Guo Jinjin来自南京,父母从中国移民到英国,她表示:“当我第一次交男朋友,并受邀去他家时,我的父母感到不安。
“在中国,父母年轻的时候,通常不会单独去异性家中。”
伦敦大学的Heung Chingchu进行了一项关于英籍华人族裔自我认同发展的研究,发现文化双重性的困扰对BBC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Heung的研究表明,适应在两种文化之间的成长感到舒适与自尊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英国作家Anna Chen,父亲来自广东省,她指出,甚至“BBC”这个术语也无法恰当地描述她的身份。
“我希望将这个称号改成‘中国英国人’,因为我认为‘英国’应该处于这个术语的核心,”Chen表示。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我是一个中国人英国人,因为我在哈克尼出生和长大。”
Guo Jinjin,利兹大学英籍华人社团的副主席,提到自欧盟公投以来,她注意到来自白人英国人的口头攻击有所上升。
“有人会开车经过大声骂你,比如‘回你自己的国家’或‘华人’,”她说。
显而易见,华裔在学校中努力学习,许多人在工作场所也取得了成功,然而这一切也只是到了一定程度。
2010年,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英国学校的中国学生在每个普通中等教育证书科目中获得的好成绩超过他们的白人英国同龄人。
同年,国家平等小组发现,五分之一的中国男性在管理层工作,比例超过所有其他主要族裔群体。
然而,尽管拥有更高的学历,中国女性在英国却经历了更大的性别工资差距。
2009年,约克大学的研究发现,华人在英国主要集中在服务和酒店业、医疗和兽医职业,以及零售和建筑行业。
但在一些高公共形象工作的领域,华人则处于不足的代表地位。
英国华裔女演员Elizabeth Chan在《卫报》中写道:“虽然我们是英国第四大少数族裔,但在公共生活中几乎不可见——尤其是在艺术、媒体和政治领域。”
英国的华人社区更加分散于大多数民族团体。许多在农村地区服务行业工作的家庭是社区中唯一的华裔。
Guo的家人移居到林肯附近的一个村庄,Guo成为她中学里的唯一华裔女孩。
“有些孩子会取笑我,”她说。“当我搬到利兹后,人们问我‘你从哪里来?’我说林肯,他们会用‘不是,你不是’的眼神看着我。”
Guo表示,在她的青春大部分时间里,她强烈渴望压抑与同学之间的差异,不认为自己属于英国或中国。
“当我在中国时,我感到更像英国人,因为我成长中的差异,”她说。“当我在英国时,我感到更像中国人,因为我看起来与众不同。”
对Guo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庆祝自己的不同之处变得愈发重要。
她现在认为自己能够利用跨越两种文化的机会。她说:“中国文化在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大。
“我接受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事实。我得以体验英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我认为因此我成了一个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