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亲王去世,英国王室的一个时代落下帷幕

图片源于: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104/10/WS6070f25aa31024ad0bab4a1a.html

温莎城堡,2021年4月9日—据白金汉宫公布,99岁的菲利普亲王(爱丁堡公爵)在温莎城堡去世,标志着一个非凡的公共生活、持久的私人婚姻及英国社会和国家历史上巨大的变革时代的结束。

菲利普亲王于1947年在西敏寺与未来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结婚,成为英国历史上任期最久的王室配偶,陪伴妻子履行她在全国和世界的王室职责,包括1986年首次访问中国的历史性旅行,而他始终如协议所规定,走在她的身后。

他还过着繁忙的个人生活,倡导了许多事业和慈善活动,包括创办了极具成功的爱丁堡公爵奖计划,旨在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品格,比如慈善工作和户外活动。

根据记录,他在2017年8月从公共生活中退休,在此之前,他除了陪伴女王外,还独自参加了22,219个公共活动。

菲利普于1921年出生于希腊科孚岛,是希腊和丹麦的王子,也是希腊王位的第六顺位继承人,他度过了不稳定的童年。

他有四个姐姐,最小的姐姐比他年长七岁,因此他实际上是作为独生子姊长大的。

他的父亲大多因军事任务外出或被放逐,而他的母亲在严重的听力损失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下,曾多次住在疗养院,因此年轻的菲利普经常由英国亲属照顾,而这一举动后来被证明是改变他人生的关键。

离开英国的学校后,菲利普进入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学习,1939年,皇室访问时,他负责陪同时年仅13岁的伊丽莎白公主和她的妹妹玛格丽特,这标志着一段终生的浪漫关系的开始。

当战斗爆发时,菲利普以优异的成绩从达特茅斯毕业,加入皇家海军,接下来的六年中,他在活跃服役期间曾因在1941年3月的马塔潘角海战中表现出色而被提名表彰。

菲利普在战争中与他的德国姐夫处于对立状态,1945年时他正在东京湾目睹日本投降。

在整个战争期间,他与伊丽莎白公主保持联系,1946年,他写信给她的母亲,称:“完全无保留地陷入爱河使得个人的所有烦恼甚至整个世界的事物显得微不足道。”

不久之后,他向乔治六世国王请求女儿的手,但在1947年11月20日,他们在西敏寺结婚之前,他必须放弃希腊头衔并成为英国公民,随后在婚礼当天国王授予他爱丁堡公爵的头衔。

他的姐妹们因其嫁给德国第三帝国海军成员而被禁止参加婚礼,这场婚礼在大规模电视直播之前是以无线电直播给约2亿人收听的。

终于,他能够把过去的动荡放在脑后;他获得了稳定和一个可以成为一部分的坚实家庭。

1948年,菲利普成为父亲,查尔斯出生,随后两年后安娜出生。但在1952年,皇家家族在肯尼亚的旅行中传来消息,乔治六世国王去世,享年56岁。

是菲利普亲王向他的妻子传达了这个消息。年仅25岁的伊丽莎白公主成为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菲利普也面临着一个新角色,那就是王室配偶,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刻,他始终履行这个角色。

1960年和1964年,菲利普迎来了两个孩子,安德鲁和爱德华,菲利普忙于履行王室职责并推动他心中的事业。这些事业包括,除了在1950年代创办的爱丁堡公爵奖计划外,还有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心脏基金会。他还热衷于帆船和马术运动。

考虑到他早年经历的破碎和动荡的家庭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四个孩子中的三个婚姻以离婚告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查尔斯和戴安娜王妃的婚姻。

公爵承认他和长子性格截然不同,查尔斯非常厌恶在他老牌寄宿学校戈登斯顿的时光。

1997年,戴安娜的死使王室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是自1936年爱德华八世退位以来最无与伦比的事件,公众对王室反应的广泛批评显示出王室形象的动摇。

但菲利普是一位尽职的祖父,他为年轻的威廉和哈里王子提供了一个私人悼念母亲样的机会,随后在她的葬礼上,他们再次被推上了聚光灯下。

在正式职责之外,还有一些稍显轻松的生活片段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公众对公爵的看法。

其中一个是关于他被南太平洋威瓦努阿图一部落视为活神的奇异真实故事,那里的雅翁哈嫩人尊奉菲利普为他们精神祖先的后裔。

当他得知“菲利普亲王运动”时,他给膜拜者们寄去了一张签名照片,而作为回报,他收到了一个传统的杀猪木槌。

他习惯发表被形容为不太外交和政治不正确的言论,这些言论常常成为英国长时间讨论的话题。

但无论他可能发表的美言不善,他从未辜负他所爱的女人,与此同时,他将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奉献给她。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历史上任期最长的英国君主,而公爵则是任期最长的配偶。

尽管在公共生活中面临诸多挑战,并且他们的家庭生活有其高峰及在极大压力下暴露的低谷,公爵在其最重要的角色上从未让人失望,总是尽心尽力地履行他的使命。

Charlotte Ye

Charlotte Ye's editorial pieces provide a fresh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assimilation and identity. Her thought-provoking work encourages dialogue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her readers.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