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全国人大报告中强调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图片源于:https://theconversation.com/chinas-new-coronavirus-recovery-strategy-explained-139178

在5月22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发表了年度工作报告,重点关注新冠疫情。

这场为期55分钟的演讲将疫情的预防和控制置于未来一年政府战略的中心,强调要保护就业、民生、企业和供应链免遭崩溃。

尽管媒体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中国计划在香港实施的新安全权力上,但会议也显示出中国对其新冠恢复的谨慎态度。

西欧国家正在追求恢复正常,但李克强表示,中国未来一年的计划是“防控常态化”。

尽管李克强没有详细说明“控制”意味着什么,但目前的措施超出了简单的追踪和检测,包括广泛的体温监控和社交距离措施。

在开场部分,他警告道:“疫情尚未结束。”

这份被称为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zhengfu gongzuo baogao)强调,持续的对新冠病毒的警惕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决定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政策的核心主线。

这可能反映出中国最近在其东北省份经历了新一轮的局部疫情爆发。

政府工作报告每年由政府执行部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其审议主要是一种形式。

由于疫情推迟了两个月,2020年报告的期待值很高,听众都在等待中国政府将如何前进。

李克强明确表示,所有的社会经济发展努力必须与疫情防控相协调。

换句话说,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将与政府政策的规划、决策和实施协同进行。

尽管一些国际媒体预测李克强会宣布对疫情的胜利,但他实际上只是谨慎地表达了乐观。

他强调未来的挑战,并指出迄今为止的成功是“以巨大成本”获得的。

他的演讲语气严肃,内容实事求是,没有修饰。

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情况是可以预料的:政府工作报告旨在对多个受众发出信号,但其关键角色是向政府部门和官员表明他们在未来一年的工作重点。

因此,这份报告必须采用谨慎的语气。

李克强的演讲也比往年短得多,结构也有很大不同。

在中国政府报告中,格式和结构用于传达优先事项和原则。

这次演讲的字数几乎减半——20页相比2019年的35页,并且结构上也不同于过去十年的标准格式。

这种不寻常的长度反映了在病毒持续存在的背景下优先考虑效率的需要——即使是他讲话时的会议,也仍然存在风险——以及重振经济的艰难任务。

演讲的结构反映了政府的新发展战略。

首次未设定GDP具体目标,李克强为在持续的新冠不确定性中留下了灵活空间。

演讲还允许地方政府采取政策,以减轻疫情的社会影响,而不仅仅是专注于经济恢复。

李克强应对疫情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影响的策略可简称为“六保”政策。

这六项保护措施包括:就业保、民生保、企业保、粮食和能源安全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保,以及中国政府五级体系的基层运转保。

这个口号形成了中国政府的核心战略,并纳入了国家领导层最近提出的确保就业、金融、外贸、投资和市场预期稳定的目标。

实施这一战略将涉及国家政府既要推出新政策,又要加强现有政策。

这包括允许财政赤字增加1万亿人民币(合1150亿英镑),并划拨1万亿人民币的特别政府债券,用于尚未定义的“疫情防控”目的。

所有这些将转移到地方政府,以支持就业、基本需求和企业。

总体来看,中国政府在年度工作报告中传达的关键信息是,未来一段时间不会将经济和社会恢复正常或放松限制,反而是将疫情的防控置于首位。

Sophia Liu

Sophia Liu is a dynamic reporter whose articles often go viral for their insightful take on the Chinese youth experience in the UK. She is a role model for aspiring journalists in the community.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