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foreignpolicy.com/2025/03/06/china-united-front-asian-americans-new-york/
2024年7月28日,数千名示威者聚集在曼哈顿下城区的福莱广场,来自纽约市不同区域的华人社区举着美国国旗,手持“亚太群体正义”的标语,口喊“安全的家,安全的学校,不要庇护所!”
他们在穿越标志性的布鲁克林大桥,进入布鲁克林市中心时,这一抗议活动是近期一系列反对南布鲁克林拟建无家可归者庇护所的最新活动,同时也是对当时因涉嫌咬警察而被捕的市议员庄思瑶的支持。
与会的还有社区领袖和权力代理人詹姆斯·陈(John Chan),《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曾报道他与中国共产党(CCP)和“统一战线”有密切联系。这是中国政府的一项机构,负责联络朋友、中立敌人,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共影响力。(陈未对此请求作出回应。)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强调的“统一战线”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法宝”,其工作涉及利用多种官方机构、准官方机构以及海外的民间团体等。
这些活动的范围包括情报行动、对中共批评者的跨国镇压,以及更为复杂的影响力形式,以重塑其他国家的政治生态,例如拉拢政治和商业精英,以及对海外华人社区的影响。
随着有关中国间谍和特工的报道在纽约、加州、英国等地涌现,统一战线的工作不仅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也损害了多元民主国家的公民自由。
如果统一战线的参与者正在积极重塑公民话语和行动,以实现中国政府的目标,那么这会干扰公民社会的健康运作,扭曲华裔美国人和亚裔美国人的声音,并削弱真正的政治代表性。
示威活动中,许多演讲者穿着印有“亚裔美国人民权联盟”(CAACR)标志的蓝色衬衫,该组织由陈于2015年创立,旨在回应华裔警察遭遇歧视的担忧。
他们宣称对亚太群体(AAPI)社区施加的各种不公——谴责仇恨犯罪的上升、公共安全的恶化、在亚裔占多数地区建设无家可归者庇护所的“不公负担”,以及结束纽约市精英高中的标准化考试招生的努力。
这些问题延续了政治左翼常用的身份政治主题,同时也接受了批评进步政策(如减少警务资金和支持教育机构的平权行动)会导致犯罪上升、法律秩序削弱以及对白人和亚裔社区的歧视加剧的保守派立场。
此次抗议活动中采用的言辞反映了统一战线的一种复杂而相对较新的策略,即在东道国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背景下激发对华裔身份的威胁感。
统一战线的工作长期以来就针对海外华人,目的是要施压他们作为线人和间谍行动,或仅仅创造同情的支持和对中国的自豪感,例如通过中文学校、爱国和文化社区活动或“回根之旅”回到中国。
如今,统一战线的参与者还试图通过利用东道国居民的具体“楔子”问题,来动员华人社区。这些问题可以是针对当地政治和社会环境高度定制的,并常常与种族歧视和政治排斥的主题相关。
中共积极寻求在海外华人社区和他们所生活国家之间制造楔子,最终目的是增强对中国和中国政府的忠诚。
以往的一项研究发现,针对美国的华人群体的中国政府宣传在微信上——这一全球华人使用的主流社交媒体和移动支付应用——比私人经营的账号更有可能放大有关对华裔和亚裔美国人的种族主义和暴力的主题。
突出对中国在美国长期存在的歧视和排斥的看法——其中一些看法是有事实依据的——能够激发族群身份,使海外华人更有可能寻求来自同类的支持。
北京的努力还超越了塑造信息环境,延伸到社区动员。如CAACR,陈还创立了另一个社区协会,即“布鲁克林亚裔社区赋权”(BRACE),这个曾以“布鲁克林亚裔社区赋权”命名的团体后来扩展了其宣称的任务并更改了名称为“亚裔社区赋权”。
这些协会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活跃于与亚太群体相关的问题的社区组织。自新冠疫情以来,针对亚裔仇恨犯罪的上升和对公共安全的担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尽管倡导活动的时间早于疫情。
2016年,CAACR动员了数千人抗议彼得·梁(Peter Liang)的定罪,梁是一名警察,误杀了一名手无寸铁的黑人男子。陈和CAACR的其他领导人认为,由于梁的罪责被定罪而非他的白人巡逻搭档,那整体司法系统存在歧视,他们讨论梁受到替罪羊的作用。在多次示威活动中,CAACR的成员呼吁亚裔投票,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陈曾表示CAACR为梁一家筹集了30万美元的法律费用,以便他们可以上诉。
2018年,当时的纽约市市长提议对专业高中入学考试进行更改,这一标准化考试被许多亚裔移民视为进入精英公立高中的入门券时,CAACR召开新闻发布会,谴责种族主义,并组织了两次抗议活动。
在华埠和南布鲁克林提议的无家可归者庇护所成为近期抗议的焦点,尤其是在两名亚裔女性被无家可归者杀害的悲剧之后。2022年初,纽约市无家可归服务局宣布在华埠地区增建三处无家可归者庇护所,但在社区压力下取消了其中两处,最终只保留了位于东百老汇91号的一个已关闭酒店上的计划庇护所。
此提案的“安全港”设施,旨在帮助无家可归者过渡到常规住房,遭到社区的强烈反对,这一反对由一些有统一战线联系的社区团体联合发起。抗议者还特别指出了一个老牌的华埠非营利组织“亚裔美国人平等协会”(AAFE),该组织开始与设施运营商进行会谈,希望包括亚裔无家可归者并提供中文服务,但并没有直接参与设施的建设。
例如,福州乡亲联合会(United Fujianese of America Association,UFAA)被《自由亚洲电台》描述为与中国领事馆有密切联系并且常常为其行动的“打手”,尽管内部领导之间存在竞争,AAFE的办公室遭到了指责,同时其员工也遭到了骚扰。
UFAA暗示说,AAFE在房地产和建筑合同中有其他谋利利益。这些压力迫使AAFE退出谈判。UFAA甚至带领一群人起诉纽约市政府,并目前对案件的驳回提出上诉。(我们曾尝试联系这些乡亲团体,但他们在列出的电话号码上未曾回应,且似乎没有公开的电子邮件地址。)
统一战线的参与者并未掩饰这种动员的群体身份基础,甚至公开提到其他群体的成功经验。在2024年的一次采访中,陈表示:“扩大华人社区的力量是CAACR的任务。仅有600万犹太人影响美国政府的能力就是一个参考。”
有关统一战线的中文文献也谴责了海外华人中强大身份的丧失,强调培养对祖国的依附感的重要性。在身份楔子问题上动员华人,能够增强他们与其他华人之间的共同归属感以及将中国视为保护者或惠泽者的观点,同时加深与更广泛的美国社会和政治的差异。
在东道国的言论中掩盖统一战线的存在。在厦门大学的一位中国学者指出,活跃的海外华人在东道国的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参与会使他们看起来不再是为中国工作,而这反而使他们对统一战线更有用。
尽管统一战线的参与者当然关注并继续围绕中国利益相关的直接问题动员,例如台湾或新疆,但他们在利用东道国的社会和政治趋势方面越来越娴熟。
以上活动的主题或表象与中国国家并没有直接关系,但这些活动与统一战线高层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琳达·孙(Linda Sun),曾担任两位纽约州州长的助理,最近因被指控作为中国特工而被捕,她能够利用自己的社区信誉和政治地位为北京的利益服务。
建立在她作为亚洲选民社区联络人的基础上,声称代表他们的观点,她还据称影响了州长的声明和活动,包括阻止当时的州长安德鲁·库默(Andrew Cuomo)会见台湾总统,并阻止时任副州长卡希尔·霍恰尔(Kathy Hochul)在春节演讲中提及中国维吾尔族人被拘禁的事件。
不幸的是,统一战线的参与者在挪用社会言辞以获得通过方面非常熟练。孙公开谈论了提高美国政治中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埃里克·亚当斯(Eric Adams)纽约市市长的近助手温妮·格雷科(Winnie Greco)也发现自己与统一战线组织有深厚的关系,在担任亚洲社区联络人的角色中崭露头角。
在乔治·华盛顿大学,一群中国学生游说学校行政部门撕毁一位中国持不同政见者艺术家的海报,声称这些海报煽动了“种族间的敌意”,并对中国学生的身体安全构成了暴力威胁。
当亚当斯批评反庇护所抗议活动表明对单身黑人男性的潜在种族主义时,CAACR迅速在新闻发布会上反击,声称亚当斯在玩种族牌,以压制华裔的声音。
在2018年一篇文章中,统一战线工作部门的一位副主任将西方对北京的侨民政策的负面报道归因于潜在的白人至上主义和对华裔的种族歧视。
中国共产党在美国的统一战线动员在亚太群体的问题上重度倾斜于恐惧、消极和“我们与他们”的心态。其言辞围绕社区安全面临的威胁, 无论是通过暴力犯罪、非法移民,还是无家可归庇护所,以及对掌权的政治精英的排斥和忽视。
这与更传统的进步处理方法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突显亚裔及其他非亚裔群体的骄傲、多样性和包容性。
任由中共利用和操控合法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以获取自身利益,对美国国家安全和民主是危险的。但也不应该将这些问题视为人为的冤屈,因为这些问题并非如此。相反,政策制定者和民选官员需要确保他们倾听到正确的声音,并主动解决社区问题。
建立强大的华裔美国人公民社会网络和反映社区多样性的合法亚裔美国人基层组织,将削弱北京声称代表所有华人的力量。
中国的统一战线将继续利用社会裂痕和政治 grievances,而防止北京干预的强有力基础将是主动修复这些裂痕并解决这些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