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大规模贸易关税计划

图片源于: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the-uk-and-europe-could-respond-to-trumps-liberation-day-tariffs-253650

在白宫玫瑰园精心编排的讲话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一项大规模的贸易关税计划。

这一计划包括对来自欧盟的进口征收20%的关税,对日本的进口征收24%,对印度征收27%,以及对中国征收34%的关税。

英国的关税率最低,为10%。

关税是一种对进口的税,这个税由进口国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支付。

美国生产商将为从世界其他地方获取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支付更多费用。

美国消费者将为外国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但由于生产成本增加,美国制造的商品也将涨价,且美国生产商将面临更高的需求,因为消费者会寻找国内商品以替代进口。

关税在保护新兴产业或在国有能力有限的国家中发挥了作用。

它们可能保护一些具有战略或政治实力的公司和工人在国际竞争中不受影响。

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只会伤害所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人。

那么特朗普政府试图实现什么目标呢?

官方目标是设定一个足够高的关税,以减少美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逆差。

每个月,美国进口的商品和服务总值比出口多出数百亿美元。

自从特朗普重新担任总统以来,美国公司预期未来的关税,从而提前增加了进口。

这使得美国的贸易逆差在1月达到了创纪录的1310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美国贸易逆差的运作方式很简单。

美国消费者以低价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作为交换,他们能够以几乎没有成本的形式印刷货币。

这个交易的技巧在于,世界其他国家购买美国货币作为价值储存,或投资美国资产。

这似乎是一个梦想交易。

美国人变得更富有,国家被投资所淹没,使其成为世界的技术中心。

这反过来又保持了美元的强势。

但存在一个反论,越来越多的美国总统圈内人士在讨论。

这个梦想交易对美国制造业不利,并造成对外国生产者和投资者的依赖。

关键在于,这取决于美国是否能够永远保持成为首要货币的地位。

那么,特朗普的计划能否帮助他实现减少美国进口相对于出口的目标呢?

关税不会增加出口。

但通过提高外国商品的价格,它们可以大幅减少进口。

在实践中,这只有在美国愿意永久变得更贫穷的情况下才是可持续的。

如果美国经济变弱到美元不再被视为一种可取的投资,它可能会成为世界的生产工厂,出售便宜的产品,同时却无法负担外国生产的商品。

这是中国在2000年代中期的发展战略。

现在是美国公民思考回应的时候。

至于世界其他地方,现已到了决定如何应对的时候。

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所青睐的合理做法是:如果关税是坏的,那么以报复的方式添加更多关税并不是更好的选择。

因此,英国打算不进行报复,而是寻求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从而让特朗普有足够的空间来回旋。

取消双边贸易壁垒将对两国经济都有好处。

但这也会发出一个信号,表明通过霸凌来获取英国的让步是有效的。

美国和其他国家将会吸取这个教训,并在未来采取相应行动。

达成协议还将结束自2020年4月以来收取的针对亚马逊、谷歌和Meta等科技巨头收入的初步税收。

考虑到这些公司日益增长的重要性,这种事实上对科技巨头的税收豁免将意味着英国工人和企业将面临不断增加的税率。

欧盟则采取了报复的对策,试图以此迫使美国退步。

和特朗普第一次任期时一样,欧盟会对一些美国产品如哈雷摩托和波本威士忌征税。

但目标远不止于此,欧盟计划利用其单一市场的规模来攻击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科技巨头。

最胆大的工具是欧洲委员会为预防特朗普第二任期而开发的新“反胁迫工具”。

这是一项非常缓慢但潜在毁灭性的立法过程,甚至允许暂停对试图通过经济战争欺压成员国的公司的知识产权。

这实际上意味着欧盟选择不去执行保护美国公司知识产权的国际法。

本质上,欧盟会说:如果你不尊重国际秩序,从贸易规则到国际法和气候协议,我们也不尊重你的规则。

在实践中,欧盟内部将没有人因盗版Netflix节目或创造美国软件或应用的免费克隆而受到起诉,直到美国回到更合作的行为模式。

这个方法的明显问题在于,如果美国不接受更合作的行为,该怎么办。

这可能会导致最戏剧性的路径——重组全球秩序,以尽量避免美国。

中国媒体已经报道,中国正在尝试与美国盟友韩国和日本合作,以克服全球关税。

一种“愿意的联盟”与更大国家集团重新创造全球合作似乎在今天是遥不可及的。

但这将终结美元的主导地位,让美国能够平衡其贸易逆差。

这也将使世界走向未知的经济和政治领域。

Amelia Zhang

Amelia Zhang's reporting career has been marked by her dedication to bringing to light the diverse experiences of Chinese residents in the UK. Her empathetic approach has earned her a loyal following and respect within the community.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