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石油产品的地缘政治

图片源于:https://www.cfr.org/article/china-africa-november-2024

在纽约大学全球事务中心的学术主任和临床教授卡罗琳·基萨尼(Carolyn Kissane)领导下,进行了有关石油地缘政治的讨论。

在2023年冬春学期的最后一场CFR学术网络研讨会上,副总裁伊琳娜·法斯基安诺斯(Irina Faskianos)主持了此次活动,强调了本次讨论将是公开的,视频和文字记录将发布在CFR网站上。

基萨尼教授指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再侵略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石油的地缘政治格局,因为俄罗斯是全球前列的石油生产国之一。

她提到,受到战争的影响,各国在石油安全和更广泛的能源安全问题上的思考发生了变化,同时还考虑到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

在讨论的开始,基萨尼教授用数据阐述了当前石油消费和需求的状况。

她指出,全球每天消费超过一亿桶石油,而这种需求主要来自亚洲市场。

随着中国的重启,未来2023至2024年的石油需求将面临许多不确定性。

基萨尼强调,上周OPEC+决定减少石油生产,这一决定对油价产生了直接影响,随后油价上涨至每桶80美元以上。

这一变化引发了关于经济衰退和全球经济能否承受更多能源通胀的广泛讨论。

在谈到当前的供应形势时,基萨尼指出,OPEC最近决定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减少生产,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意外。

这反映了沙特阿拉伯等主要生产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基萨尼提到,沙特是OPEC中最大的生产国,市场对其的高度依赖使得其在当前的石油市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此外,基萨尼指出,尽管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制裁依然存在,俄罗斯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保持在比入侵前更高的水平。

许多国家仍然乐于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包括印度和中国等国。

基萨尼展示了一些关于世界石油管道和石油流动的图表,以更清晰地阐述全球石油市场的复杂性。

她表示,全球超过75%的石油是由国有石油公司控制的,强调了国家在石油和气候政策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讨论涉及到乌克兰战争对美国与沙特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加剧、沙特决定减产的背景下。

与会者对石油市场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

基萨尼教授的演讲中,关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及其对非洲的影响也成为了讨论的重点。

她指出,西方国家对非洲的能源投资政策存在双重标准,一方面希望非洲转型,另一方面却不愿意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她强调,电动汽车的过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非洲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

关于核能的未来,基萨尼表示其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重要性,但各国的接受程度却大相径庭。

例如,法国和瑞典等国都在加大对核能的投资,而德国仍在争论是否继续使用其核电站。

基萨尼对未来石油地缘政治的展望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她认为,全球的经济脆弱性与能源安全之间的复杂关系,可能给后续几年的市场带来重大挑战。

Charlotte Ye

Charlotte Ye's editorial pieces provide a fresh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assimilation and identity. Her thought-provoking work encourages dialogue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her readers.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