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thediplomat.com/2020/08/will-the-uk-send-its-aircraft-carrier-to-the-south-china-sea/
英国与中国的关系在近期明显恶化,诸多问题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尤其是香港问题以及新冠疫情的后果,均对两国的联系造成了严重损害。
由于这些因素,伦敦已开始重新评估与北京的关系,拒绝华为参与英国的5G网络建设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了更为对抗的阶段。
尽管如此,最近几个月的沉默引发了对约翰逊政府在改变路线长远承诺的质疑。
在这种不确定性中,英国新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在亚太地区的部署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该航母定于明年首次执行任务,其可能访问有争议的南海,或将揭示英中关系是否确实已经进入了“新竞争时代”。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此举并不意味着一个曾经缺席的参与者的回归。
英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仍然明显,皇家海军在新加坡的存在与位于文莱的更为常规的基地相得益彰。
此外,英国仍然是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五国防务安排的成员,近期甚至有护卫舰通过南海航行。
这一活动反映了当地海上航道对英国经济的持续重要性,英国家庭贸易的12%通过该地区进行。
除了偶尔的外交抗议之外,这一现实已基本被北京接受。
然而,对于尚未实现的“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存在,北京并未表现出同样的宽容。
早在2019年2月,时任国防部长的加文·威廉姆森就宣布,2021年将派遣该航母前往“地中海、中东和太平洋地区”。
尽管这一讲话缺乏详细内容,但最终“破坏了”原计划的双边贸易谈判。
去年9月,中国大使刘晓明更是宣称,未来英国旗舰在该敏感海域的存在可能会遭到军事反应。
因此,北京已明确划定了其红线。
这种激烈的反对或许解释了为何伦敦在此事上继续采取观望态度。
尽管许多媒体已经抓住了地缘政治对峙的前景,但权力走廊中的讨论则依旧显得颇为模糊和微妙。
这在国防部状态大臣巴罗内斯·高尔迪的七月声明中得到了体现,她强调“尚未对此进行任何决策”。
这种表述不仅仅反映了一种在传统夏季休假前的行政放缓,可能还暗示了旨在对双边关系保持选择余地的审慎策略。
如专业刊物《拯救英国皇家海军》最近所指出,潜在的地区部署要等到2021年5月之后才能进行。
这为重定向到较少对抗领域的讨论留出了宝贵时间。
自然,一个新的“全球英国”可能希望强调经济合作的前景,这对习近平政府来说同样令人向往。
然而,关于“伊丽莎白女王号”任务的细节决策将不得不尽快做出。
航母通常不会单独部署,作为北约成员国的英国往往还需要外国舰艇的陪伴。
决策过程可能因此会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盟友的影响。
华盛顿已协助测试该舰的能力,并确认美军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机将在明年的部署中发挥重要作用。
考虑到南海持续的中美敌对关系,伦敦似乎已接受中国可能的反制措施。
英美之间的利益对齐在巴罗内斯·高尔迪的前述声明中也可见一斑,她强调“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这暗示着可能在幕后形成的统一行动原则。
经过夏季休假后,英国政府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和几个月中将面临重大挑战。
尽管伦敦渴望在亚太地区展现其海军力量,但政府的谨慎态度暗示出对维持与北京关系的愿望。
中国似乎也对这种联系保持着潜在的热情。
因此,双方都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以便在日益拥挤的区域中同时追求各自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