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多边秩序中的角色与中美竞争的应对策略

图片源于:https://www.usip.org/publications/2023/07/competition-china-us-should-double-down-multilateralism

在大国竞争加剧和日益多极化的世界背景下,美国必须优先考虑其在多边机构中的参与,包括联合国体系内的机构。

随着中国寻求取代美国主导的规则秩序,华盛顿应促进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

即便美国与中国的竞争愈发激烈,华盛顿也应避免让其他国家处于非此即彼的选择境地。

华盛顿可以通过其在二战后设计并领导的多边秩序来实现这一目标。

虽然“微型多边主义”在当今国际政治中备受瞩目,美国应避免过度依赖这些小型集团,因为它们无法替代多边组织,反而可能使非对齐国家感到被孤立。

多边体系的基础建立在美国影响和设立的规范与法律之上。

随着中国在这一体系内扩大其影响力并有意塑造其未来,美国必须积极参与并在美国设计的体系中与中国进行竞争。

微型多边主义:务实却适得其反?

随着大国竞争的加剧,亨利·基辛格呼吁通过非永久性联盟来实现务实,而不是“将一个国家固定在大型多边结构中”。

这种现实主义的观念值得关注,主要大国之间的迅速协议有助于维护和平与安全。

实际上,正是这一想法催生了当前“微型多边主义”的不断增长趋势。

正如侯赛因·哈卡尼和纳拉亚纳帕·贾纳尔丹所述,微型多边主义是介于双边主义和多边主义之间的外交政策策略,正在崛起,成为中等大国更喜欢多元对齐世界而非在美中竞争中选边站的选择。

这些较小的、灵活的同盟国的著名例子包括四方安全对话(QUAD)、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BRICS)和七国集团(G7)。

它们主要集中在特定的技术和经济议程上,如技术基础设施,并试图克服更大组织的决策复杂性。

与非洲联盟等地区组织不同,这些微型安排通常不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它们为寻求保持非对齐立场的国家提供了有限的战略合作手段,如印度,以及包括中东在内的资源丰富地区。

这些集团内的成员通常被称为“中等大国”,包括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加坡和韩国等具有显著全球角色的发达国家;以及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伊朗、卡塔尔和阿联酋等“石油大国”;还有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越南等发展中国家。

这些国家日益渴望在全球秩序中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决策权。

此外,今天的微型多边主义通常与广泛的出口控制、制裁和保护主义政策相辅相成。

《经济学人》最近警告称,这些类型的美国贸易限制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规范和多边机构中的影响力。

这一论点认为,华盛顿采取了一种更具内向性的姿态,这可能无法逆转美国衰退的叙事,并促使在新兴经济体中产生更多交易型外交政策趋势,从而危及美国作为自由秩序“关键”角色。

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曼警告说,在多重平等国际参与者的世界中,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导致“损人利己”的局面,其中一个国家的短期收益以其他国家为代价,最终升级为贸易战。

这些政策通过破坏全球供应链的复杂网络并妨碍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阻碍全球经济增长,最终造成更多的危害而非好处。

在大国政治复苏和新的微型多边经济联盟之际,许多评论员建议美国政策制定者应超越零和观点的全球关系。

这一提议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应借鉴历史外交策略来管理国际竞争,通过制定全球共享规则,共同解决共同问题,从而减轻陷入毁灭性暴力对抗的潜力。

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很多国家希望看到的。

从非洲到东南亚,再到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明确表示,他们不想被困在美中竞争的中间,并担心美中冲突可能带来的后果。

中美紧张关系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世界各地的人们呼吁促成更大的合作,减少美中竞争所带来的威胁。

在新加坡、韩国和菲律宾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中,超过90%的参与者对日益升级的美中紧张局势表示忧虑。

今年早些时候在日本的七国集团峰会上,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谴责了现有地缘政治的极化局面,并呼吁基于平等、包容和相互理解的国际合作。

考虑到在南海武装冲突的真实潜力,理解该地区的担忧并不难。

即使在美国,人们也越来越焦虑世界超级大国之间可能发生的军事对抗。

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多数人则倾向于在假设战争中保持中立,显现出他们希望在这些大国间的战略竞争激增期间维护和平的愿望。

中国如何施加影响

对于美国和中国而言,多边机构是竞争的前线,同时也是围绕全球性问题合作的潜在论坛。

通过在联合国工作,美国能够更好地反驳中国对美国恶性霸权的叙事。

虽然中国和俄罗斯常常批评“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他们以贬义的方式使用这一术语来描述美国主导的体系——但这只不过是他们同时活跃参与的多边体系的另一种标签而已。

在丹尼尔·朗德的新书《美国的使命》中,他有力地主张在多边机构内与中国进行激烈竞争。

朗德解释说,中国正在积极试图改造全球体系,以推进其自身利益。

不过,他认为,当前多边体系的潜在过时,更可能是由于西方的自满和缺乏对中国等新兴大国动机的洞察,而非北京或其他对手的恶意意图,所造成的。

美国及其盟友设定了当前国际体系的规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作为其宪法文件的《独立宣言》《宪法》和《权利法案》中所体现的抱负原则。

充分了解这一历史并在这些框架内工作,应该是美国与中国进行健康竞争的全面战略的一部分。

为此,美国应首先考虑中国在多边体系中施加影响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PRC)于1971年正式加入联合国。在此之前,中华民国(即台湾)占据了联合国的席位。

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的中国代表”,标志着国际对中国政府承认的重要外交转变。

自那时以来,中国逐渐加强了与联合国及其许多附属机构、基金和项目的参与。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与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一起,对唯一一个具有通过合法使用武力来执行决定的国际机构拥有庞大的影响力。

然而,中国的野心远远超出了安理会的范畴。

中国通过“锐实力”来运用其在多边体系中的影响力——旨在渗透和干扰政治与信息环境,通过多种机构进行深度的渗透和插入。

罗丝玛丽·富特解释说,中国通过增加财政贡献、在联合国民事人员中增加中国国籍人员的比例(尤其是在领导职位上),以及显著增加对维和行动的资源分配等方式,影响联合国体系的某些部分。

研究显示,当联合国大会中某些国家在特定投票中支持北京时,他们随后更有可能获得联合国领导职务——这表明中国的支持帮助赢得了这些职务。

这一研究还表明,中国通过直接与国际公务员接触,显著影响国际机构,特别是联合国,以影响形成构成全球多边活动基础的语言和文件。

美国并未被排除在游戏之外

保持和改善由美国大部分创建和塑造的全球体系需要在各个机构层面上给予高度关注。

拜登政府正在努力加强美国的参与,以对抗中国在多边体系内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在2022年9月,强有力的美国游说导致美国人多琳·博格丹-马丁当选为国际电信联盟(ITU)秘书长。

博格丹-马丁战胜了俄罗斯候选人拉希德·伊斯梅洛夫,后者是俄罗斯电信公司VimpelCom的总裁,同时也是华为的前高管,突显了互联网治理这一日益政治化的领域,正是大国竞争的一个战场。

今年,美国还成功地倡导美国人艾米·波普当选为国际移民组织(IOM)的负责人。

国际移民组织不仅是一家在联合国体系内关于移民的关键人道主义机构,还在对美国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国家开展多种其他和平建设和发展倡议。此外,IOM以其在全球一些最偏远和困难的环境中的深入现身而闻名。

美国最近重新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这一巴黎机构因其世界遗产而闻名。

“这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多边主义的强烈信心表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黛丽·阿祖莱在声明中表示。

美国国务卿管理事务助理约翰·巴斯表示,重新加入将使美国能更有效地在全球与中国竞争。

在多边主义上加大力度

美国应该通过遵守规则,在体系内展开竞争,并在我们的游戏中战胜中国。

来自不同政治派别的美国政策制定者应找到共同点,以反制中国在多边机构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首先,美国应在联合国中增加近来高层政治任命的数量,确保在国际民事服务的中高级管理层中获得更多有影响力的位置。

美国在联合国体系内的领导者应毫不掩饰地倡导我们珍视的价值观,如妇女和少数群体的权利、言论自由和宗教宽容。

与此同时,美国这一团队还应向世界展示美国领导的有效性。

美国应在联合国体系和其他多边机构中积极努力应对全球挑战,并推广与全球合作、人权、冲突解决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价值观与方法,这些都能引起世界各国的共鸣。

华盛顿还应确保其政策符合并强化其倡导的基于规则的秩序。

这样的努力将促进美国的利益,维护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并削弱中国关于美国虚伪的叙事。

华盛顿还应谨慎权衡其对微型多边主义的重视和依赖。

诚然,这些小型集团在当今的多极化世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们不应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取代或超越多边体系。

同样,对保护主义经济政策的短期收益和长期后果之间的审慎、细致考虑也必不可少。

在经历了二战期间欧洲的巨大破坏和核武器前所未有的使用之后,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国际金融机构应运而生。

这些多边体系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和平、繁荣的时代的框架和基础。

随着联合国不可避免地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应对21世纪的挑战, 美国应在实施多边项目方面发挥领导作用,以确保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此时此刻,绝不要放弃这一角色。

Isla Wang

Isla Wang is a multimedia journalist who brings stories to life through her vivid storytelling. Her work spans cultural features, community new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key figures in the UK's Chinese society.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