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thediplomat.com/2024/10/chinas-authoritarian-pitch-gains-ground-globally/
新的研究表明,中国在向全球观众宣传其威权治理方面非常有效,而美国必须加强自身的宣传工作。
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已成为塑造世界政治轮廓的主要力量。 新的维度在这场巨大的冲突中出现:通过国家资助的外部媒体,进行意识形态的竞争,推销各自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运营着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国日报》,每年投入数亿美元用于中国国际电视台,这一媒体以七种语言在全球播出,旨在“帮助外国人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好的。”
不太为人所知的是,美国政府同样分配大量资源,通过其广播网络,如美国全球媒体署、ShareAmerica和美国之音,在全球推广民主叙事。
在过去十年中,关于这两大超级大国在争夺全球“人心”的影响力行为的政策辩论从未中断。许多人认为,美国的民主治理体系,具备政治问责制和“普世文化”,自然对世界各地的观众更具吸引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威权政治常被视为是一种具有“地方性国家复兴愿景”的投射,对国际观众的吸引力有限。
正如约书亚·库拉赞尼克所说:“尽管北京投入了大量资金、资源和时间到其媒体和信息工作中,并且对中国影响力战略进行了广泛的全球新闻报道,……但北京在这方面的努力大多未能成功。”
然而,越来越多的政策分析和学术研究表明,中国的威权主义在媒体上的吸引力不容小觑。
2022年,我加入了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六大洲19个国家开展了一项随机调查实验: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埃及、印度、印尼、肯尼亚、墨西哥、尼日利亚、秘鲁、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南非、西班牙、阿联酋和英国。
被调查国家代表了国际社会的全面交叉节,涵盖了不同的政权类型、公众对中国和美国领导力的认可、经济发展水平和对中国援助的接受程度。
我们以当地语言进行问卷调查,让6276名全球公民接触到中美两国的真实对外传递的信息,宣传各自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中国媒体样本特意进行了清晰的来源标识,并呈现了事实准确的信息,尽管广告色彩明显。
在分析了来自中美国有媒体的超过20000个实际媒体产品后,我们首先确定了不同的外部信息传递模式。中国的信息特别强调其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作为模型的成就,而美国的信息则倡导民主的一般优点。中国的政治视频展示其对国内需求的响应,举例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满足民众需求的,或者中国共产党在疫情初期成功管理COVID-19。相比之下,美国的政治视频则侧重于抽象的美德,比如公民自由、多样性和美国人享有的其他自由。
中国的经济视频强调中共在带来繁荣和使数百万人摆脱贫困方面的角色,以及在国内外的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使普通公民受益。美国的经济视频则专注于促进创业,并展示投资的见证。
接下来,来自每个国家的受访者随机分配到四个实验组之一:一组观看了两部中国制作的视频,另一组观看了两部美国制作的视频,第三组观看了一部中国视频和一部美国视频。第四个安慰剂组则观看了两部与这两个国家和政治经济无关的自然视频,旨在作为公众态度的一种基线。
观看视频后,受访者对此两国的政治和经济模式做出了偏好选择,并且表明了他们对各自政体表现及民主价值观的看法,表现在经济增长、领导能力、政治稳定和响应治理等表现度量,以及政权和平权、民主治理、言论自由和普选等民主度量。
实验结果揭示了中国信息传播在促进其威权治理的全球观众接受度方面的显著有效性。与传统观念相反,中国的国有媒体在提升国际对其政治和经济体系的支持方面表现出色。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安慰剂组,接触中国信息后,偏好中国政治模式的受访者比例从16%上升至54%;对中国经济模式的偏好在同样的对比中从30%几乎翻倍,增至58%。
尽管美国的信息传播也产生了提升效果,但与中国相比始终显得不够强大。当受访者接触到两国都制作的内容时,美国的信息被发现仅能缓解,然而并未完全抵消中国叙述的成功。在头对头的比抗中,全球受众的偏好仍向中国倾斜,尽管幅度较小(政治领域从16%至32%,经济领域从30%至40%)。 简而言之,中国的信息传播在塑造受众态度方面确实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系的品牌形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共鸣最为强烈——这些地区在中国的“务实销售”和外部媒体宣传中占据重要位置。 然而,虽然这些地区的受众对中国的经济成就持钦佩态度,但依然倾向于美国的民主政治价值观。
来自中东和北非的受访者,以及来自欧洲、北美和大洋洲的受访者,对中国的信息相对不太敏感。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头对头的比抗中,来自先进民主国家的受访者——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和英国——仍然更倾向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模式,相较于美国的模式,显示出他们即便在民主原则受到牺牲的情况下,依然会偏向一种响应式的威权治理。
这种情况在当今民主倒退和专制抬头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中国的信息传播能够如此深得全球公民的青睐?研究团队发现,其吸引力主要源自于中国的政治稳定、治理响应性的改善以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这些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实质上是该国整体实力表现的体现。
中国的信息传播显著提升了受访者对中国表现和民主价值的看法,同时削弱了对美国体制表现的看法。即便在接触到中美两国的媒体后,受访者仍持续对中国的表现抱有更好的看法,尽管他们对其民主特征的看法有所降低。
此外,我们还发现,中国制作的信息传播的制作水平普遍高于美国同行。 正如我们研究团队的一位领导者所言:“中国的外部影响力努力更为成熟、有效,并且在长期内成功的可能性远超西方的许多认知……美国的信息传播则显得零散且不够具说服力。”这一发现驳斥了广泛流传的观点,即“中国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影响和信息机构,但目前运用得笨拙且常常拙劣,”以及“中国的信息宣传是‘极其乏味的宣传和乏味的纪录片混合体’”。
这种全球舆论可能向中国的治理模式倾斜,昭示着对美国的强烈警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在系统品牌塑造上必然面临失败。虽然美国的信息传播能够抑制中国逐渐扩大的媒体影响力,但在21世纪赢得人心和思想需要的不仅仅是广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向中国的表现型治理倾斜,美国政府应当通过外部长效信息传播,证明自身作为一种模仿的典范的价值。
美国的民主和自由理想依然受到广泛珍视,但在实践中的侵蚀——在深度的两极化、立法僵局、像1月6日的骚乱、美国外交政策中的“自由主义非自由主义”和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的解构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让美国的治理整体吸引力受损。
必须明确:华盛顿必须加强美国的民主框架,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既在国内也在国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