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swp-berlin.org/publikation/united-states-and-china-on-a-collision-course
德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必须是维护和推动现有国际秩序,该秩序正受到中国和俄罗斯的挑战。 在这个努力中,美国是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盟友。 德国和欧洲能否有效行动,将取决于它们能否将中国(如有必要,也包括美国)纳入这一国际秩序,并根据德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推进它。
尽管美中关系的升级风险及其在克服全球挑战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然而,德国外交政策仍需利用所有可用手段去影响美国和中国,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通过外交和对话管理双边关系的合作日益减少,对抗行为的动能却在不断增加。这也减少了其他方(如德国和欧洲联盟)影响冲突各方的机会。
美中关系的基本动态是什么?它带来了哪些风险?它对国际秩序以及德国和欧洲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影响?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分析美中关系的动态,并进行未来推演。 工作假设是,尽管冲突是由国际体系结构决定并受到约束,特定结果却是由国内和社会因素形成的。
没有任何双边关系比美中关系对未来国际秩序更具重要性。 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关系也潜藏着世界和平的危险,比如乌克兰可能升级战争所带来的危险,以及各自的核武器能力。 但莫斯科在其具破坏性的军事手段之外,并没有足够的经济或政治影响力去积极推动国际秩序。 由于其对乌克兰的战争,俄罗斯的力量和影响力逐步下降,并且对中国的依赖性将增加。 事实上,莫斯科在与北京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已经实际上成为了一个次要参与者。
引言:美中关系的重要性
在欧洲公众的认知中,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残酷袭击是去年最重要的挑战,几乎把其他所有问题都推到了背景中。 然而,在中国看来,战争只是一个局部冲突。 美国在全力支持基辅并协调西方对莫斯科侵略的回应上非常投入。 但华盛顿小心谨慎,不让俄罗斯威胁太过分散对中期更重要挑战的注意:没有其他双边关系比美中关系对未来国际秩序更为重要。
研究设计与研究的中心问题
大多数关于美中关系的分析集中在两个因素上:冲突结构和权力关系的变化。 根据这一观点,双方都在试图在冲突中维护自己的利益;为此,他们通过国内努力(“内部平衡”)或动员盟友(“外部平衡”)来争取改善自己的相对权力地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如威慑、威胁或使用武力)来塑造双边关系。 主要决定因素是冲突结构、权力关系以及两国及其盟友之间的互动。这一观点并非错误,但却是不完整的;它导致对关系的简化评估,我们希望补充和修正,通过加入各自的国内视角来重新分析冲突。
在传统分析中最重要的遗漏是:冲突结构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基于双方对现实的社会构建,受到深厚历史根源的集体社会态度的影响。 政治精英利用相应的冲突认知来保证其对自己权力主张的国内支持。 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冲突的动态,我们必须考虑到美国和中国各自的冲突认知及其历史背景。 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通常归因于冲突性质的特征实际上是由国内政治所形成的。
冲突的社会构建有时可能是一致的和普遍接受的;但在各自社会及其外交政策精英之间,关于如何评估冲突可能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此外,即使对冲突的性质有共识,对最佳行动路径也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 如果这样的差异存在,必须在外交政策精英之间解决。
美国的中国政策以及中国的美国政策——因此也包括双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内政治的显著影响。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分析它们的国内组成部分,更好地理解这些冲突动态。 这也应该有助于识别以建设性和调解的方式影响冲突的方法。
中国的崛起及其未来前景
在过去的50年里,世界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力量中心从西方转移到了东方,向南方发展。 这种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驱动。 中国是这一权力转移中受益最大的国家。 1990年时,中国的经济仅仅是美国的六分之一,不到德国的一半(按购买力调整)。 30年后,中国的经济产出大约是德国的五倍,远超美国。
这种显著的增长是基于中国在二战后推动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战略,这一战略最初是由日本实施,随后其他(新兴)国家如韩国和台湾也采纳。 这一战略通过外国和亚洲公司对出口工业的直接投资的系统开发实现。 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这一资本流入经历了显著的上升:中国成为了“世界的工作台”和最大的出口国。 自1980年以来,出口收入一直是推动该国显著发展的主要动力。
这一经济发展的直接后果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出现的日益不平衡。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美国与东亚的高贸易逆差曾引发与其盟友日本的关系紧张;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这种情况也使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紧张。 这主要是由于大量中国出口流入了美国这个似乎永无止境的消费市场。 不仅是美国公司如苹果和沃尔玛,也助推了这些贸易流动的变化。 这一发展得益于中国在邓小平(至其去世于1997年)和朱镕基(1998-2003年)领导下对国民经济的巧妙管理。
中国还受益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西方的放松管制和自由化战略,使得中国的出口商在美、欧和东亚的工业中心及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销售机会,同时还带来了巨额资本流入中国。 这带来了增长、技术转移、新的工作机会,以及急剧增加的税收收入。 经济增长和工业现代化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大幅升级其武装力量,这是邓小平提出的“四个现代化”中的最后一项。
这一数据更直观地展示了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和未来前景在国际比较中的表现。 在目睹美国于1991年海湾战争和1999年科索沃冲突中迅速击败伊拉克与塞尔维亚之后,中国推动了其军队的现代化。 最初,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武器系统,但随后越来越多地发展自己的武器。 通过“逆向工程”进口技术以及间谍活动使这一转变成为可能。
中国的国防工业尤其注重于在东亚的战略平衡向其自身有利方向倾斜。 这一战略影响了驻该地区的美军及其在西太平洋执行任务的海军力量,尤其是“第二岛链”内的力量。
导弹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近程和精确的DF-21D弹道导弹,它们对美国航空母舰构成了直接威胁。
双边紧张关系的结构性原因
在上述权力转移的背景下,我们确定了三个结构性因素,导致过去十年美中关系恶化。 第一个因素是贸易关系中存在的不平衡,以及与此相关的两国经济之间的资本流动的不平衡。 第二个因素是对东亚和印太地区主导地位的竞争加剧。 自2010年以来,北京在南海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日益强硬的外交政策是关键。 第三个因素是:中共对西方的对立立场和美国外交政策机构对中国意图的重新评估,反映出两者之间的体制对抗。
苏联解体后,习近平当局对西方想要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破坏现存政治秩序的担忧增强。同时,北京将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视为西方制度存在生存危机、美国作为世界大国不可避免衰落的证据。
另一方面,在美国,新的中国观念在过去十年占主导地位。 根据这一观念,中国是美国的战略对手,认为希望中国在繁荣和与西方关系日益密切下和平实现民主化和自由化的观点被视为天真。
这三个结构因素使得双边关系高度冲突化。 然而,还有第四个因素指向合作的方向:由于高度互联互通的经济关系,双方所面临的相互脆弱性。 与冷战时期的两个集团经济交流极为有限不同,美中两国经济关系紧密,以至于出现了“中美共生”(“Chimerica”)这一术语来形容它们的相互依存。
如果突然完全终止这种“相互依赖”(根据C. Fred Bergsten的说法,相当于经济上的核僵局),将对双方及全球经济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然而,近年来,华盛顿和北京试图减少因经济往来而产生的依赖性和脆弱性。 相关的话题包括“国内双循环”与“供应链韧性”。
在另一个形式的生存依赖中,双方如今都拥有核威慑能力。 随着中国逐步增强其核力量,两国接近于建立类似于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恐怖平衡。
华盛顿和北京如果能够减轻敌意,推动有限形式的合作,例如军备控制,以最小化核战争的可能性,将是明智的。
另外,美国和中国也高度脆弱于气候变化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全球风险。 此类风险只能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有效治理,其中美中合作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
因此,两个国家都依赖于一个正常运转的国际秩序。 然而,这一认识常常被双边关系中的对抗倾向所淹没。
复杂关系中的差异与相似性
尽管有共识认为,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不能彼此孤立地看待,但这一认识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任何关于双边关系的分析都应考虑到各自的国内政治状况。 以上所述的结构条件定义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规范和物质)利益差异和共同点;而国内因素则影响了由此产生的紧张关系如何处理。
外交政策的国内决定因素包括政治制度和决策过程;关键参与者的动机、个性和权力斗争;以及各自的外交政策身份,而后者又受到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秩序的影响。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影响全球政治,若不观察各自的指导外交政策概念及其历史、文化和社会根源,将无法充分理解。
美国和中国都声称世界强国的角色,这使得它们陷入一种危险的竞争中。 在评估这一复杂关系的未来前景时,一个比较的视角是有用的。 除了在国内政治体制上的明显差异外,还存在着不那么明显但同样重要的相似性和相互关连的关系。
以治理模式为例:美中之间的冲突之一涉及不同的治理模式,这意味着一种“制度竞争”,即两种对立政治体系之间的竞争。 但这一点在两国之间根本不会成为问题,若双方不都坚信自己(或在中国的情况下,渴望成为)世界强国。
与此同时,美国和中国实际上都对自己在未来所声称的世界强国地位持有仅仅可能达到的心理预期,因此它们因各自的要求而陷入危险的不和谐关系。 只要其中一个国家不愿分享这一地位,双方自我的意识与使命感就会导致全球政治中根本性的主导权争夺,这与不同的政治体系毫无关系。
对地位的争夺既有进攻性,亦有防御性。 拥有世界强权的声称伴随着对竞争对手意图颠覆这一地位的恐惧。 在社会内部的论述中,这种威胁意识可以被各自政府夸大至妄想的程度,以此动员对自身外交与安全政策议程的支持。
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中,双方都存在着负面刻板印象与民族情绪。 最后,自2000年代末以来,两国内部发生的政治变化的重要性超出了个体、政党或精英派系的更替。 在美国,社会日益极化。 这种极化根源可追溯到美国建国时——那“特殊制度”的奴隶经济。 这一历史的反思过程缓慢,导致新的争论产生。 党派极化始于197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曾经促使内部团结的外部威胁消失后加速发展。
如今,意识形态的态度大致与党派忠诚度相符,并逐渐成为个人身份的中心。 美国政治制度依赖于妥协,因此,这种意识形态的分化、经济和社会不平等,以及对民主规范的侵蚀正在削弱抵达共同目标的凝聚力和行动能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急剧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导致了不平等大幅度加剧。 经济和社会动荡的出现,使得党中央似乎没有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在江泽民和胡锦涛领导下,世纪初出现了“治理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党决定将权力集中于新领导岗位上。 通过这种方式,希望加强党内决策能力。
这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这一体制内部的框架,但尚未对中共面临的内部挑战找到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