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国际
德国和英国接管乌克兰联络小组主席职务
图片源于:https://www.euronews.com/my-europe/2025/04/11/uk-and-germany-take-over-chairmanship-of-ukraine-contact-group 在特朗普政府背景下,美国逐渐减少对乌克兰的全力支持。 德国和英国现在接管了原本由美国前总统乔·拜登设立并主导的乌克兰联络小组的主席职务。 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的会议上,共有40个国家将讨论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将以数字形式参加,但据他的德国同事博里斯·皮斯托留斯透露,美国将派出一支亲自出席的代表团。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也将出席。 在代表们聚集时,皮斯托留斯对乌克兰当前的局势发表了看法。 他表示:“尽管有所有的希望,美国总统也一再强调,普京仍在持续攻击乌克兰,并且愈发接受更高数量的平民伤亡,不仅对此不予宽恕,甚至可能是故意为之。” 他补充道,针对平民基础设施的俄罗斯攻击正在增加,尽管正在进行停火谈判,但普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敌对行为减弱。 “他接受平民和儿童的死亡,包括最近在乌克兰工业城镇克里维里赫发生的事件,而他似乎对此毫不在乎,”皮斯托留斯说道。“我完全清楚,因此我们仍然需要一个军事强大的乌克兰,并且它需要我们的支持。” 进一步的军事支持公告 在上个月通过债务融资的财政计划之后,德国联邦议院预算委员会又为乌克兰提供了30亿欧元的追加资金。 这些额外资金将用于进一步的远程和中程防空系统、导弹、弹药和备件。 提供的装备包括四套IRIS-T防空系统,300枚导弹,300架侦察无人机,120个便携式防空导弹,25辆马尔达步兵战车,5辆豹1A5主战坦克,14套炮兵系统,100个地面监视雷达,30枚爱国者导弹,额外的10万发炮弹。 乌克兰士兵在2023年6月21日星期三修理一辆豹2坦克,地点位于乌克兰扎波罗热地区。 皮斯托留斯在星期五早上的讲话中还提到德国基督教民主党和社会民主党之间最近达成的联盟协议,标志着在最近的联邦选举后建立了新政府。 皮斯托留斯表示,德国正在进行转变。 “通过这一协议,我们正在为强大的联邦国防军奠定基础,”他说。“这一点极为重要,因此也关乎我们在德国和欧洲的安全。 因为没有人可以忽视一个现实: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未来几年我们将不得不证明自己。” 然而,皮斯托留斯警告说,所有的事情都取决于欧洲“在威慑和防御能力上的凝聚性,并在相应的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 “我们将投入大量资金于此。这一切都是历史性的,我们将确保这笔钱迅速、高效和明智地投资。 我们正在优化联邦国防军的结构。通过新的军事服务,我们将确保部队的增长和可持续性。” 恢复自2011年暂停的强制服兵役并不包括在新政府的联盟协议中。 相反, incoming政府计划采用“瑞典模式”,即自愿服役。 [Read More…]
中美关系:台湾危机中的核威胁与应对
图片源于:https://www.usni.org/magazines/proceedings/2024/march/next-taiwan-crisis-will-almost-certainly-involve-nuclear-threats 中国对台湾的侵略将引发中美之间的重大危机,影响印太地区及世界其他地区。这场危机几乎肯定会包括中国对核威胁的隐性或显性威胁,尽管北京长期以来坚持不首先使用(NFU)核武器的政策。 美国能够减少中国在台湾危机中利用核威胁的潜力,但前提是必须迅速加强常规和核威慑能力。海军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自2021年发现位于中国中北部的三个新的导弹发射场以来,西方对中国核计划的关注显著加剧。2023年1月,美国战略司令部正式向国会通报,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装置数量已超过美国。 然而,在评估具体的台湾入侵场景时,西方分析人士往往低估核威胁的维度。例如,在2023年1月,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一项关于台湾的战争游戏专注于常规战争,完全忽略了核升级的可能性。 五角大楼在其2023年中国军事力量年度评估中提到,在“持续冲突”的背景下可能出现“核活动”,但仅仅是 passing references。 随着中国核武库的增长,任何未来的台湾危机将更有可能包含核维度。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的火箭军在2023年4月围绕台湾进行的军事演习中展现了这一点。 NFU政策是导致台湾入侵场景中核威胁未得到充分审视的一个原因。几十年来,中国宣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然而,轻信中国的NFU政策可能是一个错误。至少,有分析师认为,预测中国在危机情况下的行为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 正如新美国安全中心的分析师雅各布·斯托克斯所说:“具有如此重大战略意义的决定,可能会受到中国领导层的世界观,尤其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以习近平为首,影响,这种影响会超越官方的理论或其他军事和分析人员所撰写的战略分析。” 至少,台湾的中国入侵将对其NFU政策进行重大压力测试,如果人民解放军在常规力量方面无法征服该岛。中国共产党(CCP)领导人可能甚至把失败视为生存威胁。 正如国防优先的分析师迈克·斯威尼所说:“台湾之战不仅仅是领土侵略的问题,更是对现代中国灵魂核心观念的斗争。这场战斗的结果将影响发起这一挑战的领导人的政治未来,甚至在失败的情况下,还可能关乎他们的身体安全和家庭的安全。”在这种情境下,核武器的使用可能不是可口的选择,但如果军事失败等同于失去国内权力及可能的死亡,它将似乎更具可能性。 在观察家中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即如果中国领导人决定入侵台湾,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他们的想法。如果这一点是真实的,那么这为考虑中国的核威胁提供了另一个理由,因为“绝不妥协”的叙述逻辑上包含一旦常规手段未能成功实现目标就会升级。 这些考虑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中国将在台湾入侵中如何利用核威胁。值得注意的是,有证据表明,并非所有中国军事理论家都认为在他们视为祖国的土地上使用核武器是对NFU政策的违反。尽管如此,仍然难以想象中国在台湾本身使用核武器的情况。 更为合理的想法是,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可能会在台湾上发起一次电磁脉冲攻击。在理论上,这种武器可以瘫痪该岛的通信网络。造成如此严重的心理打击,可能会使台北的政治领袖陷入屈服。 中国还可能利用核威胁,劝阻美国在危机期间向台湾提供军事援助。在这里,值得回忆的是,曾经发生在1996年台湾危机和2005年危机中的情况下,中国高官已明确对美国发出过核威胁。此外,中国的军事出版物和期刊多次提到,在各类台湾入侵场景中,核首击的潜力。 在未来的台湾危机中,中国可能在不明确发出核威胁的情况下,寻求利用其核武器。由于人民解放军的核力量大部分基于机动平台,中国可以在危机期间转移其核能力,以采取更具威胁性的姿态。同样,它可以调整核警戒水平以发出信号。如果这些措施未能劝阻其他国家的干预,中国可能会采取更戏剧性的行动,例如在台湾、冲绳、关岛,甚至夏威夷附近发射核演示弹。 有人可能反驳说,中国不太可能在台湾冲突中跨越核门槛,以害怕国际谴责为由。但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至少在初期。但中国可能重新考虑其立场,尤其是在第三方干预威胁使其入侵计划偏离正轨时。 值得一提的是,在1969年与苏联的边界战争中,中国并未计划发出核威胁,但在乌苏里江冲突的升级后,最终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中国的核武器库的增长可能会提高其未来发出核威胁的可能性。要理解其原因,重要的是回顾中国的核历史。 在核时代初期,中国试图降低核武器的重要性。1946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公开贬低核弹,称其只是一个“纸老虎”。毛泽东并不是寻求根本的改变,而是因为中国在1964年之前没有技艺能力研发核武器。数十年后,中国似乎满意于一小部分核武库,自信能用足够的二次打击能力威慑美国和后来的苏联。但在2021年发现的新导弹发射场暗示着北京的核教义正在改变。 中国的重大核能力扩张是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努力中的最重要发展之一。正如五角大楼2023年的年度报告指出:“在未来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继续迅速现代化、实现多样化和扩展其核力量。与十年前相比,现在的军事现代化努力在规模和复杂性上都大大超过先前的努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核武器库的扩张可能使其行为更加无所顾忌,包括发出核威胁的倾向。2021年美国-中国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报告指出,“这也可能旨在支持有限核首击的新战略。这一战略将使中国领导人能够利用其核力量实现政治目标,超出生存,如施加对其他国家的胁迫或威慑美国对台湾战争的干预。 [Read More…]
澳英美三国联合打造核潜艇计划以应对中国军事扩张
图片源于:https://www.cnn.com/2023/03/14/australia/aukus-deal-china-tensions-analysis-intl-hnk/index.html 堪培拉,澳大利亚CNN — 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联合发布潜艇力量整合计划超过一年后,这三国于周一发布了更详细的计划,以应对中国的快速军事扩张。 根据这项为期数十年的AUKUS协议,伙伴国将利用三国的技术、劳动力和资金,建设一支结合精英核动力潜艇的联合舰队,这将比任何一国单独能够实现的力量更为强大。 但漫长的时间表和巨额的财务成本——仅澳大利亚的费用就高达数千亿——引发了对未来的疑问,合作伙伴的计划将如何在未来几十年中从其“最优路径”偏离,随着政府的变更和优先事项的变化。 美国总统乔·拜登、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和英国总理里希·苏纳克在周一的联合声明中表示,这项“历史性的”协议将在三国过去努力的基础上,旨在“维持全球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该计划从今年开始,澳大利亚人员将在美国和英国的潜艇及基地进行训练,并预计在大约20年后,他们将指挥澳大利亚首个核动力潜艇 fleet。 但是在那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领导人们在圣地亚哥港并肩而立时,概述了一系列阶段。 潜艇阶段 从2023年开始,除了对澳大利亚进行培训外,美国的核动力潜艇将增加对澳大利亚的停靠访问,三年后,英国拥有的核动力潜艇也将加入。 到2027年,美国和英国的潜艇将开始在位于西澳大利亚珀斯附近的澳大利亚军港HMAS Stirling进行轮换,该港口将进行数十亿澳元的升级。 根据国会的批准,从2030年代初开始,澳大利亚将从美国购买三艘维吉尼亚级潜艇,并可选择再购买两艘。 在同一十年内,英国计划建造其首艘AUKUS核动力潜艇——将其阿斯图特级潜艇与美国的作战系统和武器相结合。 不久之后,在2040年代初,澳大利亚将向其皇家海军交付首艘自制的AUKUS潜艇。 根据页面上的一系列要点,这个计划看似简单。 但所涉及的复杂性却令人震惊,并需要三国之间前所未有的投资和信息共享,因为三国领导人的政治生涯预计将远短于他们正在对抗的中国领袖习近平。 上周,中国政治精英批准了习近平无先例的第三个任期,巩固了他的控制,使他成为自1949年共产党中国成立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领导人。 作为一代中最具进取心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扩大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并寻求扩大北京在整个印太地区的影响力,这让西方大国如坐针毡。 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理查德·邓利表示,澳大利亚在多年不作为后面临压力回应,这一提案是对可行计划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拼凑。 “这是一次孤注一掷的尝试。他们在筹划中几乎成功地履行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计划。” 区域响应 在周一的公告之前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动,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2021年初次宣布时的冲击影响,当时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指责前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对他撒谎,因为澳大利亚退出了一项价值900亿澳元的合同,呼吁购买法国潜艇。 [Read More…]
英国与中国关系紧张:航母部署的潜在影响
图片源于:https://thediplomat.com/2020/08/will-the-uk-send-its-aircraft-carrier-to-the-south-china-sea/ 英国与中国的关系在近期明显恶化,诸多问题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尤其是香港问题以及新冠疫情的后果,均对两国的联系造成了严重损害。 由于这些因素,伦敦已开始重新评估与北京的关系,拒绝华为参与英国的5G网络建设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了更为对抗的阶段。 尽管如此,最近几个月的沉默引发了对约翰逊政府在改变路线长远承诺的质疑。 在这种不确定性中,英国新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在亚太地区的部署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该航母定于明年首次执行任务,其可能访问有争议的南海,或将揭示英中关系是否确实已经进入了“新竞争时代”。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此举并不意味着一个曾经缺席的参与者的回归。 英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仍然明显,皇家海军在新加坡的存在与位于文莱的更为常规的基地相得益彰。 此外,英国仍然是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五国防务安排的成员,近期甚至有护卫舰通过南海航行。 这一活动反映了当地海上航道对英国经济的持续重要性,英国家庭贸易的12%通过该地区进行。 除了偶尔的外交抗议之外,这一现实已基本被北京接受。 然而,对于尚未实现的“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存在,北京并未表现出同样的宽容。 早在2019年2月,时任国防部长的加文·威廉姆森就宣布,2021年将派遣该航母前往“地中海、中东和太平洋地区”。 尽管这一讲话缺乏详细内容,但最终“破坏了”原计划的双边贸易谈判。 去年9月,中国大使刘晓明更是宣称,未来英国旗舰在该敏感海域的存在可能会遭到军事反应。 因此,北京已明确划定了其红线。 这种激烈的反对或许解释了为何伦敦在此事上继续采取观望态度。 尽管许多媒体已经抓住了地缘政治对峙的前景,但权力走廊中的讨论则依旧显得颇为模糊和微妙。 这在国防部状态大臣巴罗内斯·高尔迪的七月声明中得到了体现,她强调“尚未对此进行任何决策”。 这种表述不仅仅反映了一种在传统夏季休假前的行政放缓,可能还暗示了旨在对双边关系保持选择余地的审慎策略。 如专业刊物《拯救英国皇家海军》最近所指出,潜在的地区部署要等到2021年5月之后才能进行。 这为重定向到较少对抗领域的讨论留出了宝贵时间。 自然,一个新的“全球英国”可能希望强调经济合作的前景,这对习近平政府来说同样令人向往。 然而,关于“伊丽莎白女王号”任务的细节决策将不得不尽快做出。 航母通常不会单独部署,作为北约成员国的英国往往还需要外国舰艇的陪伴。 [Read More…]
欧洲海军重返南海:应对中国的海洋霸权
图片源于:https://www.lowyinstitute.org/the-interpreter/europe-south-china-sea 在16世纪,葡萄牙人是第一个在南中国海航行并目睹这些水域上无数岛屿和暗礁的欧洲人。 时光荏苒,自欧洲海军在亚洲海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已经过去多年。 然而,近年来,欧洲的军舰再次在该地区变得更加显眼。 随着中国在南中国海日益表现出强硬态度,主张“九段线”声索,建设人工岛屿并骚扰邻国,欧洲各国都重新审视其战略。 至少就大陆国家而言,欧洲在南中国海争端中大多采取中立立场,既不支持中国,也不偏向东南亚的主权声索者。 今年四月,27个欧盟成员国发布了一份声明,表示南中国海的紧张局势“危害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欧洲对南中国海的态度转变反映了一个变化,尽管并非突然,但与十年前的情况相比,确实显得非常显著。 北京的侵略性行为导致其在该地区及更广范围内日益孤立。 虽然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日益增强,但其在外交和政治上的影响力却正日渐减弱。 欧洲海军在南中国海的日益参与,讽刺的是,可能有助于振兴与美国的跨大西洋关系。 欧盟的声明还警告说,任何可能削弱区域稳定和国际规则秩序的单边行动都是不可取的,并呼吁“所有各方”遵守2016年常设仲裁法院所作出的裁决,驳回了大部分中国的声索。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并未承认该裁决。 同样在四月,欧洲理事会召开了欧盟外交部长会议,批准了针对印太地区的合作战略。 该文件反映了美国及其地区盟友如澳大利亚和日本在反对中国强势声索时表达的大部分关切。 这一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欧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的最大外国投资者,2019年的投资总额超过3136亿欧元。 重要的是,东盟国家是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20年的贸易额达到1890亿欧元,而这些贸易大多通过海运进行。 欧洲国家担心,中国不断增长的海军力量和日益变得强硬的态度最终可能危及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 这不仅将危及东南亚的贸易和投资,还将影响其他有利可图的市场,如日本和韩国。 欧洲人也在密切关注美国可能在该地区脱离的迹象——这种担忧在特朗普政府期间加剧,当时华盛顿提出了从韩国和日本撤回驻军的可能性。 欧洲各国意识到,只有美国才能确保南中国海及更广泛的印太地区的航行自由。 为了促使美国及其地区盟友维护这一权利,欧洲国家越来越愿意采取行动,超越口头声明。 脱离欧盟的英国早已采取行动。 尽管遭到中国的警告,英国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及其护航舰艇最近航行至南中国海。 [Read More…]
拜登宣布美澳英安全伙伴关系,旨在加强印太地区稳定性
图片源于:https://www.cnbc.com/2021/09/15/us-uk-australia-unveil-new-security-partnership-as-china-expands-military.html 美国总统乔·拜登于2021年9月8日在华盛顿特区白宫东厅就工人权利和工会问题发表讲话。 华盛顿 – 拜登总统宣布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之间建立一个新的安全伙伴关系,旨在在中国扩大其军事实力和影响力的背景下,加强印太地区的稳定性。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和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通过视频与拜登共同参加了这项伙伴关系的宣布。 拜登在白宫东厅表示:“今天,我们正在采取另一步历史性措施,以深化和正式化我们三国之间的合作,因为我们都认识到确保印太地区长期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这关系到我们最大的力量来源,即我们的联盟。”拜登说。 “这个倡议是确保我们每个国家拥有现代化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威胁。”总统说道。 随着美国和英国结束了在阿富汗长达20年的军事介入,三国的建立正值美国致力于应对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新兴威胁之际。 美国和英国还将协助堪培拉获得核动力潜艇,这将令澳大利亚海军能够抵御该地区中国的核动力舰艇。 “这将赋予澳大利亚潜艇更长时间的部署能力,它们更安静,更具能力,将使我们能够维持并改善在印太地区的威慑能力,”一位条件匿名的高层行政官员在总统讲话前表示。 “我们在印太地区看到的情况是,能力更加先进。”官员补充说,“这使澳大利亚能够在更高的水平上发挥作用,并增强美国的能力。” 美、澳、英三国还计划在网络、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新兴安全领域加深技术共享。 这三个国家与加拿大和新西兰已经通过“五眼”联盟分享广泛的情报。 拜登对中国的态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面对一支海军荣誉卫队。 行政官员淡化了这一新安全伙伴关系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观点。 “我只是想清楚地强调,这个伙伴关系不是针对或与任何一个国家有关,而是为了推进我们的战略利益,维护国际规则基础的秩序,并促进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该官员表示。 然而,在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之后,拜登的安全伙伴关系宣布的背景是,美国正试图重塑其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世界也在继续应对源于中国武汉的Covid大流行。 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进行了通话,他曾表示,他对中国的态度将与其前任有所不同,因为他将更紧密地与盟友合作,以对抗北京。 五角大楼也在努力应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扩张。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丁此前指示五角大楼将中国及其军备建设置于美国国防政策的中心。 “一项针对中国的指令从国防部长处下达,本质上是为了确保该部门维持对中国作为第一优先挑战的明确优先承诺,”一位条件匿名的国防官员在6月份表示。
台湾及他国谴责中国军事演习
图片源于:https://thenationonlineng.net/taiwan-others-condemn-chinese-military-drill/ 台湾已与美国、英国、欧盟及其他国家共同谴责中国于10月14日在台北周边地区进行的“联合剑-2024B军事演习”,称这一行动具有挑衅性和破坏稳定性。 台湾驻外代表/驻外大使刘亦平在昨天的声明中明确表示了国家的立场,并强调了维护区域和平的必要性。 声明指出,作为赖清德总统10月10日讲话的一部分,他强调“台湾愿与中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抗击传染病,并在追求和平与共同繁荣方面保持区域安全,以造福两国人民”。 刘大使提到,尽管台湾领导人表达了善意,但中国在10月14日仍然启动了针对台湾的联合剑-2024B军事演习。 声明写道:“台湾迅速谴责这些行动为挑衅性和破坏稳定的行为,强调维护区域和平的必要性。台湾政府发表声明对紧张局势升级表示深切关注,并敦促中国优先考虑地区的稳定。 “此次军事演习只是中国持久威胁台湾、企图在该地区确立主导地位的一个例子。中国之前曾在台湾附近部署军机和舰艇,以展示其力量并威胁台湾及其盟友。 “尽管台湾在面对这种挑衅时表现出坚定的韧性,但局势依然紧张。 “值得庆幸的是,国际社会已注意到中国对台湾的攻击性姿态。” 此外,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上周强调,台湾的国庆日演讲是例行活动,中国不应以此为借口进行任何挑衅行为。 对此,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部表示对中国的联合军事演习表示严重关切,并发表声明重申了英国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关注,认为这对于全球繁荣至关重要。 欧盟通过欧盟对外行动署(EEAS)发表声明,重申对海峡和平与稳定的坚定支持,指出欧盟对维持台海现状的关切,并反对通过武力或胁迫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任何行为。 日本首相石破茂指出,台海及其周边的和平与安全是该地区极为重要的问题。澳大利亚政府也表示,他们正在密切关注台海局势,并呼吁中国保持克制,同时强调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尽管中国采取了挑衅行动,台湾的外交官表示,台湾公民为其民主生活方式感到自豪,并决心捍卫这种方式。 “我们拥有强烈的身份意识,拒绝向中国的胁迫或恫吓屈服。国际社会必须团结一致,与2300万热爱和平和自由的台湾人民团结合作,促进更紧密的联系与互动。”刘表示。
中国非洲留学生人数激增的现象
图片源于:https://qz.com/africa/1017926/china-has-overtaken-the-us-and-uk-as-the-top-destination-for-anglophone-african-students 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非洲留学生在中国的数量增长了26倍,从2003年的不到2000人增加到2015年的近50000人。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的数据,美国和英国每年接收约40000名非洲学生。2014年,中国的非洲留学生人数超过了这一数字,使其成为仅次于法国的非洲学生出国留学的第二大热门目的地,法国接收的非洲学生人数稍微超过95000人。 多年来,这些数据在中国教育部的在线档案中一直没有翻译,但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人员最近的翻译计划将这些报告引入了更广泛的受众。 这些报告不仅揭示了中非关系的增长,还使得可以将中国的国际教育趋势置于全球背景中进行比较。 非洲学生的数量占所有国际学生的13%,较2003年的2%显著增加,增速快于任何其他地区。 中国的大学里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 虽然亚洲国际学生的比例仍然远高于非洲学生,但非洲学生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2%上升到13%,并且每年都在不断增长,且增速快于其他地区。 每年有更多的非洲学生来中国留学的比例,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学生。 这种非洲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部分可以归因于中国政府在非洲人力资源和教育发展方面的有针对性的关注。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承诺在国内和海外支持非洲教育,提供财政和政治支持。 自2006年以来,中国设定了奖学金目标,以帮助前往中国学习的非洲学生。例如,在2015年最新的峰会上,中国承诺到2018年向非洲学生提供30000项奖学金。 尽管中国在2008年停止发布地区奖学金数据,但我们的数据显示,根据2003-2008年的数据推算出的奖学金估算表明,这一目标正在实现。中国似乎正在履行对非洲教育的承诺。 对中国政府而言,向非洲人提供教育是其软实力的延伸——培养非洲学者和精英的下一代。在中国的学习经历可以转化为与中国合作的意愿,并在未来对中国的内外政策持有好评。 中国的签证政策意味着非洲学生更可能在学习后返回家乡,帮助防止人才流失。 但非洲学生在这过程中又获得了什么呢?中非学者发现,学生们前往中国有很多原因。有些学生只是想接受负担得起的教育,即使没有奖学金,而另一些则希望与被认为是崛起大国的中国建立商业联系,或学习其语言。 根据几项调查,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选择中文课程或工程学专业。选择工程专业可能是因为许多中国大学为国际学生提供的工程课程是用英语授课的。 教育质量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些研究表明,只要能够克服语言障碍,非洲学生普遍对中国的教育感到满意。 而其他研究发现,即使学生对教育质量不满意,他们也珍视中国产生的贸易和商业机会。 目前,很难确切知道哪些非洲国家向中国派遣最多学生。这些具体数据并未由中国教育部保存。但清华大学的统计数据提供了一些见解。在2015-2016学年,该校111名非洲学生中,大多数来自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摩洛哥、厄立特里亚和喀麦隆,略微偏向东非。 如果清华大学的情况适用于中国的非洲学生整体,意味着中国在教育西非以外国家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中国的签证政策,大多数国际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不能留在中国。这防止了人才流失并意味着中国正在培养一代非洲学生,与他们在法国、美国或英国的同伴相比,这些学生更有可能回国并带着新的教育和技能回来。 目前还为时已晚,无法确定这些新动态将如何改变非洲的地缘政治。
英国皇家海军的HMS Albion在南海进行航行自由巡逻
图片源于:https://thediplomat.com/2018/09/are-france-and-the-uk-here-to-stay-in-the-south-china-sea/ 英国皇家海军的HMS Albion号,一艘22,000吨的两栖运输船,在8月下旬于南海的巴黎群岛(中国称西沙群岛)附近进行了航行自由巡逻(FON)。 HMS Albion号的巡逻是一种传统的航行自由主张,旨在捍卫公海的航行权,区别于美国海军的航行自由行动(FONOPS),后者用来挑战美国认为的过度海洋主张。 这种差异显示了盟友在南海参与航行自由的不同方式。 中国、越南和台湾均声称拥有巴黎群岛的主权。 1974年1月,中国通过武力夺取了南越占领的巴黎群岛的相关海域。 北京愤怒地谴责HMS Albion号在其领海内航行,称该舰未事先获得批准。 不过,一位匿名的英国消息人士指出,这艘皇家战舰并未进入巴黎群岛任何特征的12海里限制,但其行动无疑对中国在该地区的过度海洋主张进行了无效化。 在完成巡逻后,HMS Albion号于9月3日启程前往胡志明市,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 这艘英国战舰的巡逻表明了英国在东南亚地区参与的严肃意图。 它向外界发出了皇家海军可能定期在南海巡逻的信号。 正如伊恩·斯托里和尤安·格雷厄姆所指出的,这项巡逻将令美国感到高兴,因为这呼应了华盛顿对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的呼声。 近期,英国和澳大利亚公开达成了加强军事合作的协议。 英国的航母HMS Queen Elizabeth号预计将于2020年提前部署到太平洋,并与澳大利亚海军舰艇一起航行。 皇家海军并未阐明此次行动的具体目标,其发言人仅简要通报称,HMS Albion号“充分遵守国际法和规范,行使了航行自由的权利。” 然而,区域观察人士普遍将其及之前的巡逻解读为对中国在巴黎群岛特别是南海地区的过度主张的挑战。 关于巴黎群岛,中国于1996年单方面宣布了连接28个邻接基点的直线组成。 这一围绕巴黎群岛的直线基线构成了内部水域。 [Read More…]
解放日:对美国经济现状的误解与反思
图片源于: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5/apr/06/britain-neednt-be-cowed-by-wrecking-ball-trump-it-should-seize-opportunities-in-europe-canada-and-beyond ‘解放日’无疑是一种悲剧性的愚蠢,基于对于现实的困惑性颠覆。 世界其他地方并没有像特朗普所声称的那样在掠夺和抢劫美国,发起他的关税攻击,创造了一个世纪以来最高的关税。 真相恰恰相反。 没有美国的“国家紧急状态”。 美国的全球GDP仍然占25%,与1980年相同。 美国进口的商品中,超过一半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并以美元计价和支付,因此其赤字实际上是与自身帐目之间的身份,而不是反映经济的弱点。 这个世界上最富有、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从全球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秩序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一秩序是美国创造的,内容包括以美元进行的基于规则的开放贸易。 它的假货物赤字掩盖了经济实力,使美国成为全球服务出口的第一国,包括银行、咨询、媒体和IT。 这种美国财富创造机器在追求自身利益时是如此激进,以至于被其侵略的伙伴变成了附属国。 英国并没有掠夺美国科技公司的精华;相反,它被美国剥夺了自身的科技瑰宝。 即便如此,世界其他地区也从中受益,特别是亚洲在过去50年里实现了从贫困到繁荣的跃升。 当然,美国的“铁锈带”制造城市受到重创——他们的工人阶级居民被抛弃,他们的利益未能由削弱的工会得到保护。 但美国的其他地区则蓬勃发展,尽管这个国家被严重的收入不平等所困扰,而美国公共政策从未对此进行过适当的应对。 一切都被特朗普的经济学毁掉了,对他来说,贸易不是双赢的思想,促进增长和机会是不可想象的。 在他看来,国家A之所以从国家B购买商品和服务,是因为国家B提供了国家A既无法生产又无法以更低价格生产的东西,而国家A可以以同样的理由向国家B出售其他商品和服务。 因此,简单的代数是:从出口中减去进口,计算出一个同比递增的关税,这种观点认为赤字仅仅存在于美国是因为它被抢劫了。 特朗普希望纠正这种“错误”,结果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正在对最贫穷的国家施加巨额关税——抛弃了那个尽管瑕疵但却为美国和世界服务良好的全球体系。 这种美国财富创造机器出于自身利益的激进行为,使得其合作伙伴变成了附属国。 例如,被贫困的莱索托必须成为一个流氓国家,其贸易盈余建立在不可替代的钻石出口之上;因此,它面临50%的关税。 至于英国,被征收“低”关税的10%——与伊朗相同——是因为按照美国的数字,我们跑了一个贸易赤字。 但是,以色列,作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因犯下了跑盈余的错误,结果则是面临17%的关税,这是由这种代数决定的。 脱欧确实意味着英国未被与欧盟一起的20%关税打包,但“得救”的原因可悲地源于我们加重的贸易弱点,脱欧进一步加剧了。 我们已经因脱离欧盟失去了至少5%的 GDP;而现在,特朗普可能会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的报告损害到另一个1%或更高,尤其是当全球可能开始全面贸易战争时,中国上周五的报复性关税已是前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