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需加大对菲律宾南海争端的支持力度

图片源于:https://www.usip.org/publications/2023/12/rising-tensions-between-china-and-philippines-south-china-sea 过去几个月,中国在南海争议水域对菲律宾的压力不断增加。特别是中国积极干扰被派驻第二托马斯礁的小规模菲律宾驻军。 菲律宾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生活在一艘生锈的二战老旧登陆舰上,他们依赖来自主要菲律宾岛屿的定期补给,包括食品和水。 中国海警(CCG)船只和渔船多次试图阻止菲律宾船只带来补给,实际上试图对这个小前哨进行围困。 在最近的事件中,中国利用水炮在中国和菲律宾船只之间发生碰撞,并且对一艘菲律宾补给船进行了破坏。 这些中国的行动反映出其在“灰色地带”和“混合战争”技术上的精心运用。 通过利用中方海警和貌似民用船只(尽管这些“渔船”几乎肯定是中国庞大的海上民兵力量的一部分),北京试图混淆其干预的性质,以避免被视为使用武力。 关于美国可能干预的中国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没有使用人民解放军海军(PLAN)舰艇或致命武力。 这可能是由于对潜在升级的担忧,特别是对美国可能干预的担忧。 如近期国务院声明明确指出:“美国重申《1951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第四条适用于任何针对菲律宾武装部队、公共船只或飞机的武装攻击——包括其海岸警卫队的船只——无论是在南海的哪个地方。” 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在与印度的争议边界上的行动相似。 尽管中印两国军队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生过多次冲突,但双方都选择不使用火器,以避免事态升级。虽然如此,冲突仍造成了数十人死亡,伤亡者使用铁棒和石头进行争斗。 显然,北京担心潜在的升级。 美国的应对选项 对于美国而言,中国的担忧应是美国应对的核心部分,这些响应需要强烈且明确。 国务卿在12月10日表达对菲律宾的支持,强调针对菲律宾军队的武装攻击将引发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承诺,这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然而,华盛顿需要进一步行动,因为这些信息并未导致中国的降级。 第一个选项是在红海对胡塞组织对航运的攻击采取更强有力的回应。 这并不是说中国在这些攻击中有所关联。 但显然,北京正在密切关注美国的全球行动。 如果美国未能回应对美国船舶的攻击,可能会误导北京认为美国表现出来的弱点和模棱两可,而非承诺。 毕竟,如果美国能够对像也门这样的弱小国家(或像胡塞组织这样非国家组织)采取宽容态度,是否会在面对拥有世界最大海军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时显示出同样的决心呢? 第二个选项是为菲律宾立场提供实质支持。 自2016年常设仲裁法院裁定中国对第二托马斯礁周围水域没有合法主张以来,美国可以派遣一艘或多艘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船,与菲律宾在该海域内的海上活动船只并肩作战。 [Read More…]

美国在深海采矿规则制定中的缺席加剧地缘政治紧张

图片源于: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research/2023/12/why-china-not-the-united-states-is-making-the-rules-for-deep-sea-mining?lang=en 目前,国际深海采矿行业尚无统一的国际规则,这一新兴行业正逐步攫取国际海床的巨大财富。 这一浩瀚的超国家管辖区包含丰富的关键矿产资源,其中包括大量钴、镍、铜、锌和锰,这些矿产对于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众多国防和航空航天应用至关重要。 然而,只有在过去几年中,工业规模的海底采矿才得以进入实际可能性。 中国正在努力成为国际深海区域的主要规则制定者。 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中国在这一条约框架内工作了几十年,试图塑造更广泛的海洋法。 在《海洋法公约》的框架内,中国领导人随后对深海海床的战略和经济价值下了重注。 与此同时,美国并不是《海洋法公约》的成员。在深海区域,像许多其他重要的海洋问题一样,美国坐在其声称主导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边缘。 如今,关于这片广袤、未探测前沿的活动规则和法规的外交大战已然拉开序幕。“区域”的超国家海床占据了海洋底部的一半,可能蕴藏着更大比例的关键矿产和碳氢化合物。 随着技术快速发展,针对深海矿产商业开发的多边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中国官员如此表示。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最近在联合国大肆宣扬中国成功地与“众多发展中国家”达成一致,这些国家致力于改变“旧的、落后的海洋规则”。 无论这些规则最终将如何制定,目前美国并未参与其中。 相反,中国面临着来自英国、德国、法国以及来自发展中国家、科学界和环保组织的零星声音。 这一组的呼吁利用科学知识与对海洋环境危害的谨慎形成了一种脆弱的对抗力量,针对中国及其快速提取深海矿产的冲动。 随着美国领导人开始关注增强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韧性,带着强有力且集中统一的美国声音参与谈判应尽早成为紧迫任务。 在与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背景下,华盛顿在这一规则制定过程中的自我排斥显然是一个严重的失误。 中国在深海领域的主导地位 中国是多边谈判中唯一在深海矿产开采规则方面的重量级参与者。 在负责监管深海采矿活动的《国际海床管理局》(ISA)中,北京的力量尤为明显。 在2023年的年会上,ISA未能就深海矿产开发的许可证和技术规则达成一致,错过了由瑙鲁和加拿大矿业巨头金属公司发起的两年窗口期。 尽管如此,中国代表团却单枪匹马阻止ISA开展考虑暂停采矿许可证的程序,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欧洲一些主要声音对此表示支持。 这一争议将在2024年7月ISA在金士顿重新召开时再度回归,届时中国将再次展开活动,力图消除障碍,迅速制定新的深海采矿规则。 中国官员和技术专家已采取主动措施,针对“规则短缺”的问题,快速寻求在有利于北京的条件下建立新法规。 中国官员对深海活动的草案法规的评论往往忽视环境和技术问题,并支持尽快全面利用国际海床地区。 中国所倡导的宽松、先到先得的制度将使中国的国家和商业实体迅速发挥巨大的海洋科学、技术、采矿能力以及具有直接军事应用的自主车辆和传感器的优势。 [Read More…]

全球对美国的看法普遍积极,超过中国

图片源于:https://www.pewresearch.org/short-reads/2024/07/09/more-people-view-the-us-positively-than-china-across-35-surveyed-countries/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对35个国家的调查,全球对美国的看法普遍积极,超过对中国的看法。 在这些国家中,受访成年人中有54%的比例对美国抱有积极看法,而对中国持有积极看法的比例仅为35%。 此次调查分析了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拉丁美洲35个国家对美国和中国的公众意见。 有关对美国总统乔·拜登的公众信任度的数据仅限于34个国家,因为我们没有在美国进行此问题的调查。 该分析依据在2024年1月5日至5月21日期间进行的国家代表性调查,涉及40,566名成年人。 所有调查都是通过电话在一些国家进行的,如加拿大、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荷兰、新加坡、韩国、西班牙、瑞典和英国。 在阿根廷、孟加拉国、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加纳、匈牙利、印度、以色列、肯尼亚、墨西哥、尼日利亚、秘鲁、菲律宾、波兰、南非、斯里兰卡、泰国、突尼斯和土耳其等国,调查是通过面对面方式进行的。 在澳大利亚,我们使用了一种混合模式的概率在线小组。 在美国,我们在2024年4月1日至7日期间对3,600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 参与此次调查的每位成员均为皮尤研究中心的美国趋势小组(American Trends Panel,ATP)的成员,该在线调查小组是通过国家随机抽样住宅地址招募的。 通过这种方式,几乎所有美国成年人都有机会被选择。 调查结果经过加权,代表了美国成年人性别、种族、民族、党派归属、教育程度等各类特征的分布。 关于ATP方法论的更多信息请参考相关资料。 我们依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对高收入和中收入国家进行分类。 在我们的调查中,受访的高收入和中收入国家对美国的看法普遍积极。 在18个高收入国家中,有53%的人对美国持积极看法的中位数。 在17个中收入国家中,61%的人也对美国持有积极看法。 美国的好评率从波兰的86%高位到突尼斯的9%低位不等。 而且,71%的美国人自己对国家持积极看法。 关于中国,人们在高收入和中收入国家的意见截然不同。 在接受调查的高收入国家中,只有24%的中位数对中国持有积极看法。 而在中收入国家中,56%的中位数的人则持积极看法。 [Read More…]

美国与非洲领导人峰会:中国在非洲的影响

图片源于:https://www.usip.org/publications/2022/12/10-things-know-about-us-china-rivalry-africa 下周,近50位非洲国家元首计划在华盛顿特区参加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 这次峰会将讨论广泛的问题,从粮食安全到全球健康再到教育。 这项重要外交活动的正式议程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美国与中国的竞争关系及其对非洲的影响将是一个重要的背景,肯定会在与会期间的私下交流中被提及和分析。 拜登政府于八月发布的美国非洲战略正确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府、机构及人民将在解决全球挑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讨论其他国家与非洲的日益互动时,该战略明确评估,中国视非洲为“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场所,推动其狭隘的商业和地缘政治利益,削弱透明度和开放性,并削弱美国与非洲人民和政府的关系。” 我认为这点是正确的。 为了有效推进美国的利益,非洲政策必须建立在对中国在该地区活动的现实评估上,并理解非洲的立场。 以下是关于中国在非洲角色、其对美国利益的影响以及非洲国家对美国政策期望的十点信息。 1. 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既然已经到来,原本是迟来的欢迎。 自2000年以来,中国每三年举办一次中国-非洲合作论坛,这被广泛视为推进中方外交和商业利益的重要手段。 其他国家也举办非洲峰会,包括俄罗斯、土耳其和日本。 这是美国第二次召开非洲峰会,首次峰会于2014年举行。 虽然峰会常常因未能产生具体结果而受到批评,但仍有理由期待此次峰会将产生影响。 例如,峰会商务论坛的“交易室”将宣布涉及美国和非洲公司的商业交易,有些交易得到了美国政府机构的支持。 此次峰会是美国重视与非洲关系的重要象征,非洲领导人回应良好,几乎每位受邀领导人都将参加。 2. 中国在非洲的参与已持续增加超过20年。 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始于北京对反对殖民统治的解放运动的支持。 从199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商业参与加速,并于2013年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化了这一过程,该倡议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努力,旨在在发展中国家建立政治影响力和扩大商业关系。 主要活动包括对由中国公司设计和建造的基础设施开发提供贷款,以及中国采矿和能源公司的资源开发。 尽管某些国家如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和赞比亚是重点,但中国在几乎所有非洲国家的存在都在增加。 从冷战以来的几十年中,中国在非洲的影响显著增长,而美国的影响力则趋于平稳。 3. [Read More…]

中印关系的紧张:未来展望与美国的角色

图片源于:https://www.usip.org/publications/2023/10/three-things-know-about-china-india-tensions 在过去的十年中,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尤其是在2020年印度和中国军队在加尔万河谷的边境冲突之后。 虽然有可信的担忧表明这两个核大国的关系正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双方继续采取挑衅行动,但北京和新德里都不希望局势升级至更加严重的冲突。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希望深化与印度的安全和经济关系,作为美中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将印度视为华盛顿印太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 然而,印度不会简单地跟随美国的领导,因为新德里仍然坚持其非对抗政策,面对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和新兴的多极化世界。 美国国际和平研究所的安德鲁·斯科贝尔和丹尼尔·马克伊分别解释了双方对关系恶化的看法,近期双边关系的展望,以及这一切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斯科贝尔: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希望与印度维持一种和睦的工作关系,暂时搁置例如未解决的边界争端等有争议的问题,以便推进其长期利益。 就可预见的将来,北京希望将新德里保持在一个地缘战略的南亚「盒子」里,同时与印度展开通常的外交和商业合作。 中国领导人将印度视为一个过于庞大的中等强国,声望却依旧有争议。 不过,近年来,北京对新德里的重视程度有所上升,认为其是国家安全的威胁,也是中国在广阔的亚洲大陆上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障碍。 因此,中国在与印度的南亚死敌巴基斯坦之间加深「全天候关系」,并在军事和经济上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 中国认为,莫迪总理领导下的印度意在使两国共同的喜马拉雅边界局势复杂化,并与其他大国合作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及对印度洋地区日益增强势力的反制。 此外,北京还注意到新德里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军事能力的扩大,甚至吸收了2023年中期印度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国家的心理影响。 中国还注意到印度与美国日益密切的安全关系,以及印度在重新焕发活力的四国安全对话中的角色,即与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的合作。 尽管如此,北京在2017年将新德里和伊斯兰堡欢迎加入中国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且中印双方都是金砖国家论坛的创始成员。 然而,印度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选择不参与习近平政府的标志性外交倡议——2013年盛大推出的「一带一路」计划,这一选择让其显得尤其突出。 马克伊:自2020年致命的边境冲突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 自那时以来,双方仍然处于一种「反常」的关系状态。 这远不是印度政策制定者在莫迪总理上任十年前所预见的轨迹。 当时,印度顶尖专家和资深政策制定者展望了印度与所有世界大国,包括中国之间关系可望达到平衡的未来。 的确,莫迪和他的团队将中国视为对印度增长和发展的经济伙伴,侧重于相互合作。 这一印度的期待至今仍然强劲;在过去一年中,莫迪政府似乎一直怀抱着与中国恢复更正常关系的希望。 印度外交官相信,与中国对口的军事谈判将在争议边境问题上取得足够的进展,从而使两国于2023年恢复高层外交,这正是体现于莫迪正计划主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参加南非的金砖峰会和主办G20等高调外交活动当中。 然而,印度的预期大多未能实现。 新德里在最后一刻将上海合作组织会议降级为虚拟峰会,莫迪与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的会谈仅是表面的且显得无果而终,而习近平则因故缺席G20峰会,进一步让印度感到尴尬。 [Read More…]

美中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微妙平衡

图片源于: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america-china-and-trap-fatalism 根据拜登政府在2022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美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面临一个“决定性十年”。 中国官员也开始相信这一点。 随着华盛顿越来越强烈地表露出与北京竞争的愿望,中国政府从最初的惊讶转向抗议,最终明确表示要“敢于斗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的内容。 在北京看来,美国害怕失去其主导地位,并将这一斗争强加给中国。 反过来,中国别无选择,只能进行自卫。 这种日益加剧的对抗令人遗憾,但并非不可避免。 华盛顿的分析人士对中国对西方民主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所谓威胁严重夸大。 近年来,美国领导人将中国描绘为修正主义大国,并提出民主与专制之间全球冲突的幽灵。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民主的困境与中国无关。 根据自由之家的2023年报告,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民主稳步下降已经持续了17年。 这不是中国的所作所为。 中国没有在国外推广其社会主义价值观。 自1979年以来,中国没有直接参与任何战争。 尽管与俄罗斯存在伙伴关系,但它没有向俄罗斯的乌克兰战争提供致命援助。 实际上,中国远非修正主义大国,它试图维护现状。 中国几乎加入了美国主导的西方在二战后建立的所有国际制度和机制。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国深深融入现有的国际秩序,并希望维护该制度。 尽管有分歧、紧张和争执,但中国与西方保持着稳固的联系;双方都无法容忍像西方与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后那样断绝关系的情况。 中国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多边BRICS组织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新机构的发展,以建设全球基础设施,所有这些改变都有可能改变国际政治和经济的格局。 但这些变化将服务于改革,而非替代国际秩序,使其更加公平,提升许多不那么繁荣国家的利益。 尽管如此,如果听取西方的政策制定机构的声音,可以听到分界线逐渐显现的声音。 当今常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世界已经进入了一场新的冷战。 不过,是否美中竞争真像美苏之间的冷战那样,还为时尚早——实际上,这种类比无法捕捉到一个关键的区别:与冷战不同,这场竞争是在两个单一巨头之间,而不是两个对立阵营之间。 华盛顿无法召集一个对中国坚定反对的联盟,就像北京无法领导一个对美国统一敌对的阵营一样。 [Read More…]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选择:平衡中国的力量

图片源于: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america-cant-surpass-chinas-power-asia 在奥巴马总统的第二个任期结束时,美国面临着关于未来在亚洲角色的明确选择。 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在领土主张上的强硬立场,华盛顿可以选择加大投入,试图维持在该地区的军事主导地位, 或者承认中国在军事上将不可避免地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并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平衡中国的力量,试图防止中国在该地区的霸权,而不是继续维持自身的优势。 奥巴马的继任者,特朗普和拜登都选择了第一种方案。他们着重于实现对中国的“超越”,正如当时的美国联合参谋长马克·米利在2023年初所说——保持军事上的优越性成为美国印太政策的总体目标。 拜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制定的战略与前任有所不同。 拜登团队认识到,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主导地位的代价正变得在政治和实践上都难以承受,因此寻求建立一个盟友和伙伴的联盟,以分摊部分成本。 例如,在过去三年中,拜登政府成功获得了在菲律宾增加军事基地的使用权,建立了与韩国和日本的新三边情报共享机制,并与澳大利亚和英国签署了AUKUS协议,为澳大利亚海军提供核动力潜艇。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功,拜登在建设所需联盟方面的整体进展依然缓慢。 美国在亚洲仍缺乏军事优势,缺乏强大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安全架构,以及足够武装的盟友和伙伴来维持美国的主导地位。 更糟糕的是,解决这些弱点的明确方式并不明显。 亚洲的海洋地理结构削弱了地区国家对中国的威胁感知,从根本上破坏了拜登的联盟建设计划。 拜登政府的有限成果反映出许多华盛顿人士不愿面对的潜在现实:美国在亚洲的军事优势无法在长期内维持。 与其坚持一种注定会失败的优越追求,美国应采取一种优先平衡而非超越中国力量的战略。 华盛顿需要更加专注于保护对战略位置的访问——例如,日本和印度的工业中心——以及重要的航道。 此外,华盛顿还必须尽量通过帮助盟友和伙伴增强自卫能力来转移部分安全负担。 最后,华盛顿需要更好地利用该地区的多边机构,以推动美国的利益和影响,而不是仅仅围绕美国中心的伙伴关系进行互动。 平衡战略的批评者可能会认为,这种方法会激励中国,并加剧美国盟友的被遗弃感。 但他们是错误的:如果华盛顿不改变其方法,它可能会发现自己力不从心,缺乏足够的军事态势来可靠地支持其广泛承诺并威慑中国。 平衡方法会更加可持续且风险更小,因为它与该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合作,而不是与之对抗。 为了实现其通过联盟建设的区域主导地位愿景,拜登政府在加强与亚洲各国关系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 例如,美国已将与越南的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与印度签署新的国防合作和共同生产协议。 然而,拜登的联盟建设努力仍未达到支撑美国军事主导地位所需的水平。 从一开始,拜登政府就明确表示,建立一个联盟必须做到三件事: 一是使美国在该地区的基地、机场和港口访问多样化,以便美国军方在危机发生时迅速投放力量; [Read More…]

美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

图片源于: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robert-gates-america-china-russia-dysfunctional-superpower 美国如今面临着比几十年甚至史上更为严重的安全威胁。 从未有过美国同时面对四个联合对手——俄罗斯、中国、朝鲜和伊朗,且它们的集体核武库在几年内竟有可能接近美国核武库的两倍之多。 自朝鲜战争以来,美国在欧洲和亚洲必须应对强大的军事对手。 在世人的记忆中,没有哪个对手拥有像今天的中国那样的经济、科学、技术和军事力量。 然而,问题在于,美国在事件迫切要求采取强有力和一致回应的时刻,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共和党与民主党、白宫与国会的分裂政治领导层未能说服足够的美国人,事件的发展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动向有关。 政治领导人也未能清晰地阐述这些国家所构成的威胁是如何相互关联的。他们未能提出一项长期策略,以确保美国及更广泛的民主价值观将最终胜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很多共同点,但两个共享信念尤为突出。 首先,他们都确信自己的个人命运是恢复自己国家昔日的辉煌。 对习近平来说,这意味着要恢复帝国时代中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怀有更大企图,对全球的影响力。 而对普京来说,这意味着追求一种尴尬的复兴俄罗斯帝国的混合愿景,以重新获得苏联时代所享有的尊重。 其次,这两位领导人都坚信,发达的民主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过了巅峰,进入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衰退。 这种衰退在于这些国家日益的孤立主义、政治两极化和国内的混乱。 综上所述,习近平和普京的信念预示着美国将进入一个危险的时期。 问题不仅在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和侵略性。 而且,这两位领导人已经在国内外做出了多次重大误判,似乎在未来还可能犯下更大的错误。 他们的决策可能导致对他们自己和美国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华盛顿必须改变习近平和普京的计算,并减少灾难发生的可能性,这一努力需要战略眼光和大胆行动。 美国在冷战中之所以取得胜利,得益于两党在九任总统之中的一致战略。 今天,也需要类似的两党合作。 这正是问题所在。 美国正身处一个独特的危险境地:面对具有侵略性并且倾向错误估算的对手,却无法凝聚足够的团结和力量来劝阻他们。 成功威慑像习近平和普京这样的领导者取决于承诺的确定性和回应的一致性。 然而,功能失常使美国的力量变得不稳定和不可靠,实际上引发了一些风险倾向的专制者冒险下注,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习近平的雄心 [Read More…]

中美关系:未来十年的军事对抗与战略竞赛

图片源于: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china/united-states-big-one-krepinevich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侵略前景已经从假设领域逐渐走入了美国国防计划的战情室。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显著加快了国家的军事建设,这一过程已进入第三个十年。 与此同时,中国在太平洋的广阔领域内变得越来越强硬,推动其扩张的海洋主张,并逐渐侵入日本、菲律宾和台湾等关键美国盟友及重要安全伙伴的水域。 习近平越来越频繁地声称,台湾必须与中国统一,并且他拒绝放弃使用武力达成这一目标。 随着美国因在欧洲和中东的重大战争而分心,华盛顿的一些人担心,北京可能会借机实现一些修订主义的野心,在西方能够反应之前发起军事行动。 台湾被假定为冲突的热点,美国战略家提出了几种关于攻击可能如何展开的理论。 首先是一种“既成事实”式的征服台湾,中国人民解放军(PLA)在此情况下会使用导弹和空袭打击台湾及附近的美国军队,同时干扰通信信号,并进行网络攻击,以破坏台湾防御协调能力。 如果成功,这些与其他支持性行动的结合可以使中国军队迅速控制该区域。 第二种设想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盟军击退中国对台湾的初步攻击。 这一乐观的情景设想,联合盟军运用地雷、反舰巡航导弹、潜艇和水下无人机,阻止PLA控制周围海域,这是中国进行成功入侵所必需的。 与此同时,联合盟军的空中和导弹防御力量会防止中国提供支援PLA进攻所需的空中掩护,电子战和网络力量则会挫败PLA控制战场内外通讯的努力。 在最佳情况下,这些强有力的防御措施将导致中国停止攻击并寻求和平。 然而,考虑到中国和美国都拥有核武器,许多战略家对第三种,更具灾难性的结果表示担忧。 他们认为,双方之间的直接战争可能会导致失控的升级。 在这一场景下,在最初的攻击或武装冲突爆发后,一方或双方在寻求获得决定性优势或防止严重挫败时,会试图使用大规模或压倒性的武力。 即使这种举动是常规的,也可能促使对手使用核武器,从而引发末日。 上述情景都是合理的,并应被美国政策制定者认真对待。 然而,还有一种非常不同的可能性,它不仅仅是合理的,而且可能是很有可能的:中美之间的常规战争将是长期的。 尽管这样的冲突比核战争造成的破坏性小,但它可能给双方带来巨大的成本。 并且这种战争可能在更广泛的地理范围内进行,涉及双方几乎没有经验的战争类型。 对于美国及其民主盟友和合作伙伴来说,与中国的长期战争可能是我们时代的决定性军事考验。 无炸弹的战争 中美之间的军事对抗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次大国战争,也是两个大核大国之间的首次战争。 考虑到日本、韩国和台湾在经济实力和尖端科技方面的集中,这场战争将会关乎重大利益。 [Read More…]

美国主导的决议草案在联合国遭到否决,呼吁立即停火以保护加沙平民

图片源于:https://news.un.org/en/story/2024/03/1147856 美国主导的决议草案在经过数周的投票准备后,最终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立即和持续的停火,以保护各方平民,并促进”必要”的援助送达,同时支持以色列与哈马斯武装分子之间的谈判,以实现敌对行动的可持续结束,并与人质的释放相关联。 10:36 AM – 会议已休会,猜测大使们可能会在纽约的会议厅于下午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新的草案,俄罗斯和中国都表示将支持这一草案。 以下是今晨激烈外交行动的要点。 要点 一项美国提议的结束加沙战争的草案遭到常任理事国中国和俄罗斯的否决,投票结果为11票赞成、3票反对(阿尔及利亚、中国、俄罗斯)及1票弃权(圭亚那)。 几位大使表达了对“E-10”组的新品草案的支持,该草案呼吁立即停火。 被否决的草案将紧急需要扩大对所有平民的人道主义援助的流动,并解除所有援助供应的障碍。 安理会成员对于草案的多个要素存在分歧,一些成员提到尽管在谈判中向美国提出了多项担忧,但仍存在明显的遗漏。 大使们普遍支持迅速采取行动,以大规模向加沙提供粮食和救生援助,联合国支持的报告周一发出警报,称由于以色列继续阻碍和缓慢进入被围困地区的援助,导致出现饥荒。 一些安理会成员呼吁追求针对持续冲突的两国解决方案。 以色列大使受邀发言,称草案未能通过并谴责哈马斯”是一种永远不会被遗忘的污点”。 阿拉伯集团谴责加沙的”灭绝”行为 在投票后,在联合国的阿拉伯集团代表在安理会外的媒体采访中表示,他们支持阿尔及利亚大使在会议上的言论。 巴勒斯坦的常驻观察员利亚德·曼苏尔表示,该集团团结一致,”强烈谴责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民施加的这场灭绝”。 10:20 AM 以色列向加沙提供援助,但安理会未能谴责哈马斯,以色列大使表示 以色列在联合国的常驻代表吉拉德·埃尔丹发言,讨论有关中东局势,包括巴勒斯坦问题的安理会会议。 以色列大使吉拉德·埃尔丹表示,该草案将是安理会首次谴责哈马斯对其国家的攻击,但其未能通过”是一种永远不会被遗忘的污点”。 他表示,哈马斯知道无法在军事上获胜,因此将加沙人作为人盾,以最大化平民伤亡,以便让安理会迫使以色列结束军事行动,同时发布虚假统计和数字。 “加沙的每一位平民死亡都是悲剧,但唯一的罪魁祸首就是哈马斯,”他说。 [Read More…]